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如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2023年经济工作要着眼全国经济发展全局,持续优化政策组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说明青年一代面临祖国和时代的挑选该如何作为。列举两点正确做法即可。

3 .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扩大授权赋能,持续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坚持因时因地制宜,支持条件好、优势突出的地区率先试点、以点带面,引导其他地区找准定位、协同增效。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3-10-22更新 | 47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模拟练习2政治试题
4 . 某小学举行了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内容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对此,有网友点赞,认为形式新颗,可体现综合素质;也有网友觉得此种方式过于成人化了,不要把学生论文变成家长论文。为此,我们可以建议该学校(     
①认真对待反对意见,克服答辩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②改革探索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避免拔苗助长
③敢于突破成规,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教育改革
④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具有本校特点的个性化教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也是现实的问题。我国的黄河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治理黄河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等为重点,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7 . 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意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几乎能对所有可感知信息做出直接而综合的反应。因此,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应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用阶段,但距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人工智能”及有利于整个“人类友好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用人工智能”是人脑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②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意识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能根据因果规律准确预知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④“友好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人工智能经历从“不可用”到“可以用”到“很好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折性
B.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彻底消解
C.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D.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2023年8月15日,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次采取的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快速回应的立法态度,就是希望能够“先装刹车再上路”,避免企业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控的风险,促进技术和产业奔跑得更稳健。同时提出要根据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办法》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划定底线来促进其规范、稳健发展
②我国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快速立法
③“前瞻”二字说明这里的主观认识没有做到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2023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材料中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有(     )
①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解决就业与需求矛盾
②要重点解决主要矛盾,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就业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④认清发展状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联赛。这说明(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下列诗句与漫画《习惯》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