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我国的黄河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治理黄河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等为重点,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昭示着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970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练习
3 . 当前,国际疫情迎来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反弹趋势明显,叠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疫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国要根据新情况,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②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经历了辩证否定的发展历程
③新事物虽有强大生命力,也要我们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解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自然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这说明(       
A.文学宝库中各不相同的文学描述是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B.文学作品要给人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抓住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C.无论是北国草原还是江南春色都体现出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D.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作家的实践是创作歌颂壮丽河山作品的充分条件
2023-01-05更新 | 2045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制定黄河保护法,是党中央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黄河保护法的基本框架是在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支撑下,借鉴和参考《长江保护法》相关立法经验和章节体例,多维度科学设计的,既考虑了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治理、流域生态环保、水资源保障和利用、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基本问题,同时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来谋篇布局。黄河保护法将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基本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如何科学立法才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6 .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段话主要说明( )
A.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B.认识要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质D.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7 .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宣言砸碎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出人民的创造力;“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加聚焦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党的上述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的智慧有(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把握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
②注重思维结果的可检验性,奋斗历程要接受真理的严格检验
③尊重矛盾的特殊性,以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作为工作出发点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私家老宅改造出新后,开放自家花园和游客共享美景;清代古建筑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摇身一变成了充满巧思的文创生活馆……在南京这座“古董铺子”里,随处可见的老街巷、老建筑,在活化利用后焕发新生,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城市风景。

南京在古城保护更新上所做的努力,为市民肯定,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其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每个院落里面居民的意愿,让居民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的城市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一房一策”,保留街巷肌理,注意保持城市特色和原有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既尊重“古人”也观照“今人”,即既深度挖掘进了文化遗产中积淀的城市历史和人文内涵,保护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与当下的时代元素相结合,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和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分析南京保护更新古城的哲学智慧。
9 .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
②对春雨、桃花、垂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30更新 | 4037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到奥运会主火炬,人们脑海中想到的首先就是一团熊熊烈火,不管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神来一箭,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空中飞人,观众已习惯了放在主火炬台上的“大火”。按照这样的方式,每一分钟,它都要燃烧大量燃料,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一直持续一个多月。
不同于以往的盛大与恢宏,本次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奥运史上全新的一幕.全部参赛代表团的引导牌组成了巨大的雪花,这朵大雪花加上缠绕的橄榄枝,构成了火炬台,经过火炬手的接力,最后一棒火炬搭乘着这朵雪花升起在鸟巢中央,原来这就是本届冬奥会的主火炬!中间的火炬火苗虽然小,但是所有国家将它围在中央,共同保卫这个和平的火焰,蕴含了世界人民对美与和平的期盼。这次火炬点燃方式清晰地传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生动地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题目设问: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之火点燃方式的创新之处。
考生甲作答如下:
①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中国放弃了大火炬台的形式,以另一种思路,选择小火炬台被雪花包围的方式。
②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这次火炬台不是以大火炬点燃的方式,而是直接将小火炬旋转,同时也节约了燃料。
③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以这种方式更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和精神体验。
这是某市模拟考试中的一道试题及考生甲的作答。请指出考生甲所犯的逻辑错误并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加以纠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