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年,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和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材料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3年KPI(关键绩效指标)完成得怎么样、2024年打算怎么干,不仅关系我国发展走向,也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实事求是总结过去一年成绩;准确判断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设定发展预期目标;把握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关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贯穿着“实干”二字,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中,不仅能够读懂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施政方略,也能读懂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前进方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成立100多年来,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形成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要求的发展格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形成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为革命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形成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发展格局开始由国际大循环为主导逐步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乘势而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发展格局总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内外部环境、发展条件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特定的发展格局又影响和塑造着国家发展的总体态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凸显。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党中央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对这一新的历史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发展格局变化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如何体现辩证分合的思维方法的。
2024-02-1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