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城市“体检”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专家指出:唯有关注实际工作的变化,依据城市特点,科学开展各方面的“体检评估”,才能及时发现病灶、诊出病因、开出药方。这表明(     
①不同事物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矛盾
②正确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但有人认为,要想做到“亲”就不可能做到“清”;同样,要想做到“清”就不可能真正“亲”。该观点错在没有看到(  )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③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④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09更新 | 965次组卷 | 3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最热经济关键词。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①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20更新 | 410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期末考试 练习题
5 .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最初按照城乡分开、口岸优先、区分轻重缓急、稳妥有序的原则来逐步推进。边境口岸、从事国际国内交通运输以及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给予优先接种,现在逐渐扩大到一般人群以及老年人。截至2021年9月18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21亿剂次。这体现了(       
①抓主流,善于分清楚主流和支流       ②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④事物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变发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打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是江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关键。当前要解决精准扶贫难题,必须改变以前输血式扶贫方式,解决粗放式扶贫带来的扶贫困境,分析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强调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为突破口,实施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精细化扶贫。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切忌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要求及其体现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切忌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要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④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2021-08-12更新 | 454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A卷)
8 .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有外国专家号召,要学习中国在脱贫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脱贫经验对其他国家来说是既特殊又普遍的
②中国的脱贫智慧因其特殊性而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③学习中国脱贫经验能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借鉴中国经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辩证法的角度,上述讲话表明(     
①具体分析中国产业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要求
②坚持对传统产业的否定有利于成就新兴产业的发展
③立足中国产业现状,不断深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真理性认识
④站在全局的高起点上,统筹发展,推动产业高级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6-06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以下为“算法没有价值观”的一辩稿(摘录)。

上述观点(     
①忽视了算法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②否认了运用算法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创新意识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被算法表象迷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8更新 | 79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