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1 . 曾几何时,将汉字输入电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巨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无数工程师付出了辛勤努力,创造了五笔字型、拼音等多种汉字输入法。随着半导体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也逐渐流行起来,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②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人们的实践创新
③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9更新 | 5070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已选培乡村“好青年”12.8万名,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21更新 | 6762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工业机器人的RV减速器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基础理论创新,通过不断科技攻关,最终掌握了“机器人关节RV减速器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这一事实佐证了(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
②创新性思维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对事物联系多样性的科学认知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11更新 | 5339次组卷 | 47卷引用: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你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300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
(3)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08更新 | 7976次组卷 | 8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2月13日,我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交出了自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的傲人成绩单。“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术,每年可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这表明(     
①创新性思维能够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理论创新上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③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能开辟新的实践领域       
④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9-22更新 | 92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零诊模拟考试文科政治试题
7 .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在今天这样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也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在坚守自己传统价值的同时,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有效扩大自己的影响,经济效益也随之不断提高。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10更新 | 4356次组卷 | 7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创新,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材料表明(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重大突破创造条件
②基础研究需要积极促成质变,推动创新发展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应树立创新意识
④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曲折性向前进性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是世界航天领域内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攻关的技术之一。为此,中国载人飞船任务型号团队积累了数万个组合体轨道及姿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上百次调试,参与设计约2500个故障预案,攻克了一系列难关,最终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实现了中国空间站多个航天器的完美对接。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创新能推动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创新中国》是世界首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该片紧扣“创新中国”的宏大主题,讲述了中国创新在全球的定位,展现中国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感。下列与该片主题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天道酬勤,春华秋实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