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像下图漫画中的小鸟一样(       

①不懂得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容易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③否认了事物的发展是质变的结果
④没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观点是相对真理
③关节点是量变达到的极限、引起质变的节点
④辩证否定是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发展的区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3更新 | 148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在新的起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优秀的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也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

材料二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扎根乡村、滋养乡风文明。比如某些地区通过优化设计、改善工艺,推出更符合当下市美的产品,让传统的刺绣蜡染产业打开广市场;再比如一些短视频“达人”,通过镜头展现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让传统技艺与年轻观众相遇。这些不仅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也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应该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做法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
(3)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知识加以说明。
2023-02-18更新 | 6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金科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4 . 2022年10月9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全会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从哲学上看,实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应坚持(     
①在量变之“稳”与质变之“进”的圆圈中循环
②政策的连续性之“静”与调整之“动”相结合
③从宏观指导之“硬”到微观实践之“活”的认识顺序
④在辩证的否定中既有“扬”之自信又有“弃”之自觉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5 . 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给出的答案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那就是党的自我革命。这说明(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对过去事物的否定和对现存事物的肯定
②理论具有先导性,人们可以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新答案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侧重各具特点
④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下列说法中体现辩证否定观思想的是(   
①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
④吹响呼吸,吐故纳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7 .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下列选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本手是妙手的前提,立足于本手功夫就一定会出现妙手
②妙手是出人意料的创造,妙手的造就必然有本手的加持
③俗手是缺乏综合思维,急于求成,最终导致局势走向反面
④本手、妙手、俗手是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由此可见,罗贯中(     
A.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B.认为历史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已发现历史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D.没看到“分”与“合”的交替是向上发展的
9 . 有人说,人生要走好三个台阶,分别是阅己一一审视自己,认清方向:越己一—超越自己,先破后立;悦己一一愉悦自己,身心自在,这样才能活出精彩自我。这一观点说明(     
①善于分析和把握人生各阶段的特殊性,活出独特的人生精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
③全面阅己才能理性悦己,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认识和突破自我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生精彩的必要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①是中国人民发挥意识能动性的直接成果
②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形态和总的趋势
③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肯定与否定的结合
④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