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善于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B.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C.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推动事物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2022-05-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五)政治试题
2 . 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无明显摇晃。但神舟五号在飞行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却发生了急剧抖动。原来,是研制人员将助推器蓄压器改为变能量蓄压器,改变燃料的振动频率,使得火箭不会产生POGO振动。这启示我们(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②在不同问题的相对对立中寻求绝对统一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破除既肯定又否定的模糊思想
④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突破原有边界的束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作为原生于西方的绘画品种,油画在传播到中国的一百余年的时间里,不断与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发生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性油画风格。所谓写意性油画风格,是不满足于再现客观,不受原形的束缚,而是在想象中发挥创造的油画风格。写意性油画风格(     
①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②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批判和否定
③是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的体现
④能独立于客观事物而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0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诊一模”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2022-05-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携手张家口向世界奉献了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这两场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体育盛会。

北京冬奥会产生了一大批示范性场馆。改建后的首都体育馆保留部分外表,原样保留曾经见证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及北京奥运会的建筑区。场馆内部升级建筑采用了低碳节能技术,人们在这里可以体会文物科技价值所展现的细节。首钢滑雪大跳台"嵌入"首钢工业园区风貌中,除跳台本体外,其配套设施全部由原有老厂房和工业建筑修缮改造。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融入可持续性理念,在赛道外引出通往明长城遗址的热身赛道;弯道保留原有树木与溪流,体现这项源于"雪中狩猎"项目的激情与乐趣。

竞技之美、生命之美,在于坚持不懈的自我突破和勇于挑战的自我超越。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残奥运动员秉持"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不仅在竞技赛场捷报频传、屡创佳绩,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和中国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还以自己的宽厚、友爱、乐观与坚韧,与其他各国运动员一道,携手推动着人类的和平、包容与融合,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播撒新的种子。


(1)结合材料并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是如何体现冬奥建设者的创新智慧的。
(2)冬残奥会中国体育健儿不仅展示了竞技之美、生命之美,更彰显了文化之美。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2022-05-0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计划“2021-2022学年高三第四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舞绘千里江山图,演绎中华传统价值,叩击观众心弦。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惊艳了全国观众。

舞蹈诗剧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来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古名画,《只此青绿》舞蹈诗剧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还原,对图画意境几乎进行了一比一再现。“虽是今人视角,但完全映照古意”,同时“以古人之境界,开今人之生面”,彰显了清丽雅致的中式美学神韵,实现了古老文物与现代社会的情感连接。

《只此青绿》主创团队以匠人之心致敬传统美学,为了展现宋代人的气质,主创人员认真研究宋代的文化、工艺,在很多古书古画里寻找蛛丝马迹,“几乎看遍宋代的诗词、绘画”。从首演到巡演,创作团队一直收集观众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1)《只此青绿》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文化意义。
(2)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只此青绿》获得成功的主体原因。
(3)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两条建议。
2022-05-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典籍卷帙浩繁,有些典籍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过去的电视文化典籍类节目由于缺乏对实景实物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很难让受众产生身在其中的代入感。

央视制作的《典籍里的中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思路。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如《尚书>《论语》《道德经》等,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深刻内涵,以“文化节目十戏剧十影视化”的通俗化表达方式,采用“全包围式”的舞台设计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利用融媒体传播,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节目采用今人与古人穿越对话的方式,找到联结古今的情感纽带,激发起更多年轻人对典籍里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说明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是如何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思路的。
2022-05-0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按照统筹“地上地下”系统保护修复思路,采用尾矿库建生态湿地公园、地上建矿山公园、地下建帷幕坝截流治水的“三位一体”综合生态修复模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凡口铅锌矿的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等资源,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等事业的发展。该模式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要坚持-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树立创新意识,突破一切传统的束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从“海斗一号”“奋斗者”号下潜深海,到北斗系统、C919大飞机俯瞰大地,再到“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空间站建造大幕全面推进……一次次的创新和进步,使我国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在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这表明(     
A.科技进步是实现事物自我否定的基础
B.我国的科技进步只能靠自主创新来实现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D.事物质变总是实践基础上量的积累的结果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拿起精巧的洛阳铲,拆开热销的文物盲盒“挖土”;每到节假日,“打卡”博物馆成为热潮;重大考古发现揭晓,引发全民围观……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层出不穷的惊喜。惊喜源于供给侧的“更新”,越来越多人专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匠心演绎和创新呈现。传承与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又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岁月洗礼的中华古老文化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思接千载的当代观众由此徜徉在丰富的文化宝库,文化自信也得以不断巩固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分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供给侧进行“更新”的意义。
(2)从哲学角度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2022-04-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光山县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