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华民族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从历史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国各族人民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加以说明。

【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感受悠久灿烂的文化,涵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感悟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中艰难而卓越的成就;推进中国共产党百年英模人物的宣传,全社会营造形成了崇尚英模、争做英模的良好氛围和优良传统。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是如何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化涵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爱国主义的诗词不胜其数。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体现追求真理、求索不懈的爱国情怀。变法先驱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的爱国精神。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体现的是游子思念故乡、对中华民族早日统一殷切期盼。

(3)某同学集中学习了一些爱国诗词之后,发现不同诗词爱国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大都指向所处的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指向国家民族命运,国家民族相向而行。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当今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2024-06-11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2024年1月23日,2023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发布。他们中,有的三十六载永葆初心,扎根秦巴山区养护维修钢铁大动脉;有的满怀赤诚,手握闸把,在雪域高原书写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奋斗篇章;有的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完美诠释新时代铁路公安民警神圣使命……“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表明(       
①立足实践、奉献社会是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
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练考(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7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传周”活动,各地区各部门提早做好统筹安排与部署,既要明确相关的活动主题、宣传重点,也要扎实做好各项活动安排,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担责,激发各方面的宪法宣传活力,持续提升全民的宪法意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法治力量。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统筹安排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各环节与细节,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宪法宣传更加接地气、冒热气。

(1)有人认为,广泛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就能够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结合材料,请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原理对此观点进行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的时代价值。
(3)某校为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响应“国家宪法日”活动,准备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三个有特色的具体活动形式。
2024-06-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练考(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与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强化政策引导,2023年10月,工信部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材料告诉我们(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有促进作用
③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练考(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024·广东·模拟预测
名校
5 .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在“自我意识”中自发超越别人,发展自己
②在与周围的联系中才能构建完整的自我认知
③完美“人设”不如“真我”,要敢于做自己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1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政治试题(广东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1978年美国向我国赠送1克月球岩石样品以来,在对祥本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感慨:“仅靠别人的二手资料,我国的科学水平就会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实施。时至今日,我国建立起完善的探月工程体系,掌握了月球探测器设计、研制、试验验证等技术。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约2公斤月球样品回到地球,历时16年的中国探月圆满完成了“绕、落、回”的最后一步。中国探月获得了大量原始科学数据,彻底改变了过去我国科学家只能依赖别国二手、三手数据开展研究的局面,带动了空间物理、空间天文、行星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使我国月球科学研究迈入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探月工程孕育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请你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为弘扬探月精神提一条建议,并说明依据。
2024-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老旧小区改造与百姓关系最密切。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协调各方利益,打消各方顾虑。既要走家串巷、上门入户征求意见,又要利用社区微信群等手段,确保群众全程参与;既要依法办事,又要通情达理。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必须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②广泛征求意见说明部分的功能变化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③确保群众全程参与的要求体现了坚守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④做到法与情的统一启示我们要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01月4日,人民网发表了《树网络正能量榜样,让主旋律更高昂》一文,该文认为:

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旨在遴选网络正能量精品、充分展示正能量榜样,使亿万网络流量被正能量引领,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使社会正能量更充沛,令时代主旋律更高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正能量是亿万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汇聚而成的。大力弘扬正能量,也是在讴歌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这些正能量榜样更是亿万平凡的中国劳动者的缩影,映衬出中国人民拼搏奋进的时代图景。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必将进一步丰富正能量内容供给,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更会坚定人们的初心、夯实人们的使命、指引人们前行,为“凝聚强国力量共铸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正能量榜样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对广大网民而言,会在激荡心灵中内化于心,更会在汲取榜样力量中外化于行。德行榜样不断涌现,社会正能量不断发扬光大,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这进一步说明,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是人心所向。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开展“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9 . 2024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我国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①是因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有利于彰显劳动和奉献的重要意义,从而弘扬劳动精神
③说明价值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能够发挥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6-10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出自《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时与势的思考,直到今天,这一观点对于小到个人行为、大至治国理政,仍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这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要尊重和把握规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③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