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主流媒体制作了四个“词云”图,图中内容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切事。从哲学角度看,对下列“词云”分析正确的是(     

①图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关注人民群众利益
②图2∶树立创新意识,努力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③图3∶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④图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余音绕梁传宋韵,咫尺千里舞江山”。近段时间来,通过电视和互联网推出的传统文化创新产品,诸如《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的热议和点赞。这些文创产品让潮流和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唐宫夜宴》舞台运用5G+AR技术,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元宵奇妙夜》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法把唐代舞乐俑的生活场景及动感情愫融入作品,在河南博物院就地“复活”观赏文物,“转场”到洛阳城的应天门瞰盛唐风采,“穿越”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醉心上元灯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绘制巨画,以中式美学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不断旋转的舞台上有四季晴雨,有山川河流,有艺术化呈现的平凡工匠,时空交错的舞台效果科技感十足。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华厚重的历史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传统变成了可以触摸、感同身受的日常生活,当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当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延续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视线之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这样的一场场视觉盛宴,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有了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材料三   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作为其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主要包括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等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的理论,说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2)文化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如果你所在班级拟举行“践行核心价值观青年学子有担当”主题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三,撰写一份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正确使用学科术语;②字数在200字左右。
(4)学校举行当地文物、古迹图片展览活动,请你就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拟两条哲理建议。
2021-12-20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一:O2O即Online To Offline,泛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商家的销售信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聚集有效的购买群体,并在线支付相应的费用,再凭各种形式的凭据,去线下现实世界的供应商那里完成消费。

图1
(1)结合材料一及图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O2O应用对商家和消费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科技发展丰富着公民的政治生活,使人人拥有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参政议政”。
(2)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完成下表。

材料三: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3)依据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2016-12-12更新 | 4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4 . 漫画《位子与位置》(作者:刘志永)启示我们要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坚持一切从实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