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追忆杂交水稻父,谱写人生新乐章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用平凡的一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

某地政府利用盐碱地特点变废为宝,引进袁隆平的海水稻项目,农民每亩纯收益达到3000多元,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种植的积极性。该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盐碱地与当地湿地水系连片发展,加速恢复林、水、苇一体化和物种丰富的湿地自然景观,构建以种植为基础、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富民为根本,着力构建“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1.袁隆平说,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其实各个领域都是这样,否则得出的研究成果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     
A.产生的唯一来源B.发展的动力
C.正确与否的唯一检验标准D.目的和归宿
2.袁隆平团队开展杂交水稻、超级稻、海水稻方面的系列研究,这属于实践活动基本形式中的(     
A.生产实践B.社会实践C.科学实验D.自觉能动性
3.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袁隆平的“水稻梦”和实现中国梦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____________。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依靠力量是______
4.“变废为宝”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
C.物质是运动的D.意识的能动作用
5.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该地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认识,以下三种认识中,你会选择哪种?结合上述材料,综合所学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A该地的做法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B该地的做法是政府在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职能
C该地的做法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我选择的选项是(说明理由)______
6.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一生,昼夜躬耕于稻田,历经坎坷时,他矢志不渝,功成名就时,他奋斗不止。他始终守望着稻田,守着中国人的饭碗。他说:“我终生的愿望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袁隆平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2023-05-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