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2 道试题
1 . 种蘑菇、种小麦,在汗水中体验耕耘的快乐;牛肉汉堡、芝士煸饭、口蘑虾滑,在烹饪中掌握劳动技巧;洗碗机、空气净化器,巧用家电成为家务小能手……北京市各学校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快乐与成长,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劳动教育(     
①强调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②有利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③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结在一起,实现了个性和共性的转化
④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乘组三名航天员与公众正式见面。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面孔——桂海潮的亮相,引起网友强烈关注,也让他所执教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热血沸腾,纷纷在社交平台、朋友圈刷屏。今年36岁的桂海潮,本硕博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目前任该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已指导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情境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桂海潮正值大三暑假。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他积极响应“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号召,热情地为中外游客提供指路问询、语言翻译、城市宣传、助残等服务。

情境二   为了实现飞天梦想,桂海潮在勤奋学习与科研之余,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北航教师王悦说:“桂海潮一直保持着锻炼的习惯,长跑、骑车、游泳等多项体育运动,他都非常擅长,身体素质超级好。”正因为如此锻炼不辍,他才创造奇迹,成为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

情境三   广大青年学生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和国际风云变幻下练好“内功”,积蓄“滴水穿石”的强大韧性,让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时刻保持“满电状态”,要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树立“鸿鹄展翅”的志气,以信仰为指引,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时刻保持应有的昂扬斗志。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桂海潮的成功经历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3 . 某班同学以"我与新时代"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从网络上搜集到以下材料。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白皮书(选摘)

国家好青年才会好。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中国青年共同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购物消费,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青年好,国家会更好。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599万多名青年志愿者长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1)"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新华社2022年新年献词(选摘)

"2022是个什么年?"这个话题登上了网络热搜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驶入新赛道,跑出加速度""闯难关的一年""愿疫情散去、春日早来""全面升级自己""祝福国泰民安"……网友的讨论中,有期盼,有信心,有思考,展现着梦想的质感与活力。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农民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当工人以技艺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当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当工薪族在奔波忙碌中守望家人的幸福,当创业者怀揣"小目标"艰辛打拼……中国大地上比比皆是动人场景,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圆梦,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亿万个这样的你我,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成就了一个奋进的中国。


(2)"圆梦,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奋斗的征程"。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加以阐明。
4 .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他们中有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科技发展、中外科技义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自己,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经历47次手术后,已残缺的身躯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的退伍老兵……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
①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③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④事物发展要在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03更新 | 93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2届高三打靶政治试题
5 . 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回到家乡安徽。“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在进行高产试验时,他都从早到晚蹲在田里。他用放大镜观察农作物的长势、授粉和虫情,而用笔记本记录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就这样,他的农田平均亩产1000斤。他还将50多年的种粮经验分享给村民。这启示我们(     
①人民群众一直都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都不相同
③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④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一个人自身价值的标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社会公布了2023年“最美职工”的先进事迹。他们中有的承担国产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专项研发;有的为复兴号高铁装上“国产膝盖”;有的在暴风雪中抢险“死亡路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劳动者站在不同立场上作出不同的选择

③要在不懈的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④有意义的人生总与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2更新 | 7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一模)政治试题
7 . 青年强则国家强。毛泽东提醒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习近平指出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关于中国青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深入农村和工厂接受磨炼,是当代中国青年助力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选择
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青年人提供了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方法
③追求进步的最宝贵特质,使青年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④站稳人民立场,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洪流,是当代青年的应有担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2023年12月21日,“双争”有我—2023年11-12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唐山迁安市举行。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网友点赞评议、评议会综合审议,王玉婷等45人荣登“河北好人榜”,上榜的“河北好人”中。有弘扬工匠精神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汽车医生”,有退而不休自学法律做调解的“帮大姐”,有危急时刻舍弃个人财产勇救遇险者的“英雄船长”,有躬耕万亩合作田打造良心品牌的“信义农家女”,有无怨无悔照顾残疾姑姐20余年的“好弟媳”……网友盛赞:这些身边好人,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平凡之中带给人们力量与感动。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河北好人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9 . 近年来,我国各地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北京市以初中学生为重点开展学农活动;上海曹杨二中创建“自行车创意实验室”“汽车实验室”“轨道交通实验室”等,让学生自行组装自行车、新能源汽车、自主编程控制火车运行。学生参加劳动(     
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②能够彻底打破观念与现实的界限
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电视剧《狂飙》中热血、正直、坚守本心的刑警安欣一角取材于多个真实原型。他是战斗在禁毒一线,行走在刀尖上的“孤勇者”;是以笔为剑探寻真相,成功破获千余起刑事案件的“神笔警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这说明(     
①进行文化创作一定要真实地还原客观存在
②文化作品因其具有直接现实性而引发共鸣
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人民警察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