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自由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14判断正确的是

a.①到②起因于“滞胀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B.acC.bdD.cd
2 . 材料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根据重叠需求理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接近时,消费需求的重叠范围就会扩大,这会促进两国间贸易范围的扩大。
材料二       表1:甲乙两国猪肉、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每人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甲乙两国在贸易中各自的比较优势,展望两国贸易的前景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不仅促使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向美国本土的回归,这给我国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请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重叠需求理论,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3 . 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各国相互合作。回答问题。

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近年来大量出现图7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0-03-12更新 | 7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