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赵是养鸡专业户。2024年4月6日早晨,小赵打开鸡舍门,只见鸡倒下一大片,到处是死鸡的血。一只狗在鸡舍里叫。小赵见状退出鸡舍并拨打“110”。警察到场后抓住这只狗。经过向周边群众查访、辨认,找到同村相邻村民小杨,小杨承认涉事狗为其所养。此后,小杨一直坚持认为小赵有过错,小赵的鸡舍本身有漏洞,小赵作为管理人未能及时将漏洞堵住,才导致狗进入鸡舍产生损害后果,故自己不应负责。但现有证据难以认定漏洞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双方因赔偿数额协商未果,最终小赵将小杨告上法庭。

材料二   动物致害案中,只有证明被侵权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才能减免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责任。甲认为,本案中不能证明被侵权人小赵在管理中存在故意或者过失,故本案中不应减免小杨责任。乙认为,本案能证明被侵权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所以能减免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小杨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小杨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甲乙的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平市高三5月百校大联考测评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中华文明古今相继,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朱熹园考察时曾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感慨为前提,可以推出的必然结论是(     
①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③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5月模拟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自诞生起,在生产生活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图示体现了逻辑学的应用。图1、图2所示为简单电路图,图3所示为洗衣机流程局部图。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不考虑其他因素,说明图1、图2、图3的设计分别遵循了哪一种复合判断规则,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5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先进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另一方面,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技术路线不确定、发展模式不固定、技术范式有待形成,要加快各方面的探索实践。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应如何大有作为。
(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三5月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班同学开展“学习金句”主题活动,下列是同学们对金句进行逻辑分析并得出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金句摘录思考
①“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启示我们应对困难挑战时若不能保持定力,将阻碍我们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可推知“除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不能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
③“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一个类比推理,其结论具有可靠性
④“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运用抽象思维揭示大国工匠的内涵,表明大国工匠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这一现象产生机理是由于长时间低温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于是在墙壁和窗户等冰冷光滑的物体表面产生水珠。据此,下列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①没有长时间低温,就没有“回南天”现象
②只要有长时间低温,就有“回南天”现象
③只有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才有“回南天”现象
④有“回南天”现象,不一定有暖湿气流迅速反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4年春节热播的电影《热辣滚烫》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只有不断挥拳出击,才能不被打倒。”如果这个判断是真的,以下推理正确的有(     
①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停止挥拳出击就会被打倒
②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不断挥拳出击就不会被打倒
③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被打倒,是因为停止挥拳出击
④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不被打倒,就要不断挥拳出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也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90周年。完成下面小题。

1.毛泽东同志以一个伟大革命领袖“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坚定意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气概,“倒海翻江卷巨澜”“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才太略,将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变成处处“换了人间”的新中国。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能力越是突出的人更能够书写出卓越的人生
③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毛泽东同志在才溪乡调查中深刻诠释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下列判断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意思表示一致的是(     
①只有调查了,才有发言权
②如果去调查了,那么就有发言权
③如果有发言权,就说明进行了调查
④如果没有发言权,就说明没有进行调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材料一   新时代十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勇立人类发展进步的时代潮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系统阐明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场峰会,创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兴多边金融机构,推动国际关系朝民主化方向发展;积极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巩固了睦邻友好周边关系,加强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外交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逐步形成。

材料二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开辟了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经千百年来的积淀,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后,丝路精神跨越时空,连接中外,让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与深厚友谊的沿线国家再次紧紧联系在一起。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共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达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8%。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又赋予丝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和平是交流合作、发展繁荣的根本前提,反对武力与霸权,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阐述我国是如何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对“丝路精神”的发展历程加以阐释。
(3)对如何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有以下两种观点及推理:
观点观点内容推理结论
A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世界共享共赢。如果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能实现世界共享共赢。
B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我们既要彰显大国担当和智慧,又要提升国家实力和加强国际合作。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我们要么彰显大国担当和智慧,要么提升国家实力和加强国际合作。
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对两个推理结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4-05-17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未来我们不仅要多种树、种好树,还要不断提升森林经营能力,对森林资源从种植、管护到经营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科学规划,努力发挥森林的生态、产业、社会等多种效益,才能真正充分发挥森林“宝库”作用。以下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①对发挥森林“宝库”作用所需条件进行分析属于联言判断
②不提升森林经营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森林“宝库”作用
③多种树、种好树是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作用的充分条件之一
④森林生态功能发挥受到破坏,是因为森林产业效益的缺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份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