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数字技术在不断改造旧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同时也一直在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数字经济繁荣的表面掩盖着资本对数字生产资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的控制。出于对效率和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迅速推动数字经济成型、发展和成熟,并逐渐形成为其所控制的数字基础设施。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在空间上的全球化、模式上的平台化、数量上寡头化格局逐渐形成。数字经济平台垄断涉及大量数字劳动者、平台消费者等相关问题,但其垄断背后的根本推动力量实上是资本。资本的盈利本性使数字经济平台渗透市场的各个角落,并日益成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工具。


(1)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辨析这一观点。
(2)有专家认为,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发展,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的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结合材料以及专家的观点,运用演绎推理的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2023-04-10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曾指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对国产大飞机的殷殷期许。

【自主创新精彩答卷】

民航客机是无数高新科技的集成产品,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有着极高要求。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研制带动了我国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的集群式突破,这背后是全国20多个省市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科技工作者协同参与研制。只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起发力,才能实现C919从研制、投产、交付到最终商用。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极为重要的“第一次”!


(1)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的论述,进行了如下推理:“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起发力了,所以能实现C919从研制、投产、交付到最终商用。”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该同学的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新一代单通道干线客机。C919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其六大先进技术的突破是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诠释。


(2)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以“走好创新先手棋,赢得发展新优势”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习近平用“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强调了为政必须赢得民心民意;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凸显了主动求变、不断创新的重要意义;“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反映出对心志相契、携手同行的期待呼吁。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表明我们党一定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2)根据材料,同学甲运用逻辑知识推论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我们一定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同学乙推论出:我们党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所以我们一定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分析两位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
(3)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作为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新时代青年,如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请以“生逢其时,善作善成”为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综合运用所学,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12-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从东方来,潮起亚细亚——杭州第19届亚运会

材料一   A智能巴士、数字烟花,“数字火炬手”……智能作为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被广泛应用在赛场内外。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亚组委除了全球首创推出“亚运数字火炬”,建设AR服务平台、亚运VR平台、元宇宙平台等之外,还打造了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能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从参赛、观赛到办赛,浙江的数字化风景一览无遗。据此,有人推断,所有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亚运会都是成功的,杭州亚运会广泛应用了数字化技术,所以杭州亚运会必定会成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知识,判断该推断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对材料中的推断进行评析。

材料二   作为反映亚运会筹办工作的一面镜子,场馆设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托现代化科技发展成果,亚运场馆建设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这四个办赛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以绿色为底色,富有杭州特色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群,开展区域内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建立场馆群雨水循环体系;以智能为亮色,“化蝶”双馆——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是目前浙江唯一可以举办国际级比赛的“冰篮转换”场馆;以节俭为本色,新建场馆仅占1/5,其他或改建或临建,注重“还馆于民”让百姓共享亚运红利;以文明为成色,无论是获取灵感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蝴蝶形的亚运游泳馆,还是犹如“星际战舰”的中国杭州电竞中心,无不展现着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的交相辉映。各个场馆建设中营造出的沉浸式体验,有效实现了办赛理念感受“身临其境”,让办赛理念“润物细无声”。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是如何推动杭州亚运文化发展的。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场馆建设努力营造办赛理念沉浸式体验的时代价值。

材料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下篇《携手同行》中,“白鹭精灵”遨游星海,数百名大学生手持发光金桂点亮绵延悠长的“金桂之江”,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共同呈现,构成美轮美奂的亚洲画卷。亚运火炬,点亮江南夜空;亚洲宾朋,齐聚钱塘内外,“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奏响了“心心相融,@未来”的时代乐章!


(5)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题目,写一篇短评,阐明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250字左右。
2023-11-12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区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旧时缔结婚姻,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又称定亲财礼、聘礼、聘财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彩礼在普通理解中,一般指婚恋中送给对方的聘礼或礼金。


材料一

如今,“天价彩礼”陋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受到关注,如河北某乡村的高价彩礼成为农民不可承受之重,一些地区为此开展了多种行动进行整治。2023年10月,福建向全省推广三明市大田县以治理高价彩礼为突破口,推动移风易俗、以良好家风涵养文明乡风的创新做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整治“天价彩礼”的社会价值。

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甲乙二人分别对该规定进行了解读:
甲方观点乙方观点
同时满足该司法解释中的三项条款,人民法院才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如果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没有离婚的合意,人民法院不应当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生活》的知识,分别评价甲、乙二人的观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创性成果较少,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加强基础研究的必要性。

材料二   研究经费的投入是基础研究的基础。2012~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情况如下:


       

2022年,我国政府和企业投入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分别约为92%、4%。相反,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重稳定在15%到25%,其中,政府资金占50%左右,企业资金占25%左右,高校和非营利机构资金占25%左右。


(2)有人认为,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是基础研究的基础,因此,政府不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就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请运用演绎推理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材料三   基础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也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基础学科理论性强、距生产实践较远,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出成果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或科研院所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积极性。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基础研究人才的涌现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3-05-2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