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22年2月9日,被告人小强(15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     
①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②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
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
④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道德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的声音非常美妙,比如清晨的虫鸣鸟叫;有的声音则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比如噪声。近年来,噪声投诉居高不下,噪声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自2018年12月起,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某小区302房的王先生一家,经常在房间内听到古怪诡异的吼叫。此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王先生的女儿居家线上学习,奇怪的叫声一直持续,严重影响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经王先生了解,原来是102房的李先生制造的噪音。海珠区生态环境局监测发现,该声音在302房屋内为36分贝,虽然清晰可闻,但并未达到噪声限值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的标准。根据民法典及当时有效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执法部门无法予以处罚。

无奈之下,王先生于2022年4月13日向海珠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书,请求法院禁止被申请人李先生通过制造诡异声音等方式制造噪声。2022年4月14日,海珠区法院作出裁定,支持了王先生的请求。2022年4月15日,李先生在现场签收民事裁定书及禁止令,拆除了录音播放设备,并承诺不会再制造噪声扰民。至此,王先生一家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


结合案例,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噪声污染诉前禁止令的意义。
2023-06-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