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18-08-13 3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画线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容(cóng)          (dàn)          骜(jié)             薄(fēi)
B.(lìn)屋            异(chà)          (pū)               殒身不(xù)
C.(cuán)射          落(liáo)        (liè)             长歌哭(dāng)
D.创(chěng)        (hái)          (xiě)             (zì)
2018-08-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   于死者毫不相干,   在生者,   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现在,   只能如此而已。
A.假使                              倘若          但是          
B.即使                              如果          那么          
C.虽然                              倘使          但是          
D.虽然                              如果          可是          
2018-08-1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3.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______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_______在他的灵前吧!
(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______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A.暴发             呈献             微弱
B.爆发             呈献             微漠
C.爆发             奉献             微漠
D.暴发             奉献             微弱
2018-08-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说话向来口无遮拦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日前发表声明,就辱骂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事道歉,并称双方已商定会面日期延后。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C.黄金、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D.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大幕缓缓拉开,两名名长袖善舞、身姿曼妙的舞蹈演员身着古装,为大家表演了经典的舞蹈《梁祝》。
2018-08-1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真正的强者并不一定体现在表面,能否忍受一时的屈辱,才是气度博大、胸襟开阔的表现,才是成就大业必备的品质。
B.由宋仲基、宋慧乔主演的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受到了全国各高校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的定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存储、采集、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
2018-08-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为入选的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18-08-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7.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一连使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
8.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9.第七部分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从六、七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
2018-08-12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3.1记念刘和珍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凝望那道横眉

卞毓方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

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

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

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的。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因为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鲁迅生前曾想针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
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
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
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
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12.第2段中画线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本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
1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3段的作用。
14.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6-11-18更新 | 6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6
2
作家作品
3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65关联词语选择题
30.4一般词语选择题
40.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50.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60.65颁奖词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100.65《记念刘和珍君》  其他散文
11-140.4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