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二模 2020-04-21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属于口头艺术,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       的广泛传唱,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让人          

A.结晶   薪火相传   焕然一新
B.结晶   口耳相传   耳目一新
C.积淀   薪火相传   耳目一新
D.积淀   口耳相传   焕然一新
2020-04-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弋阳腔被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的“鼻祖”,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①听弋阳腔的演唱,强烈地感受到它超越地域文化的艺术穿透力和亲和力
②弋阳腔因弋阳而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而扬名
③让人一接触即被那激越清雅的气质所打动
④那响脆的锣鼓和昂厉的唢呐,无不动魄惊心
⑤那或高亢狂放或抑郁婉转的曲调
⑥你看,一个演员在台上唱,幕后数人接腔相伴,如回声般美妙
A.②①③⑥⑤④B.②⑥⑤④③①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⑥③②①
2020-04-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中国画注重“透视”或“想象”的艺术效果,只画一叶轻舟,却能表现出浩瀚大海,让人有无穷尽的视觉体验。下列各选项中,最能体现出中国画特点的诗句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0-04-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殿、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一般修建于ー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而中国的长城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莫高窟千年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A.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善于保护历史遗迹。
B.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具有保存价值。
C.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创新性。
D.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传承性。
2020-04-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梨园,好花鸟,兼以茶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诸文行世。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廖。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高士,冢近要离,余故有取于项里也。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

(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节)


【注】①眉公: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明代的文学家、书画家。②伯鸾:东汉的梁鸿,字伯鸾。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以茶橘虐                 淫:沉溺
B.称之以急人可             卞:急躁
C.又不能                    聊:姑且
D.余亦效为之                 颦:皱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少年享受荣华富贵,晚年却因国破家亡,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
B.张岱自认为自己无用,而诸多书籍流行于世,可见写“无用”只是表达愤激之情。
C.张岱六岁时跟随伯父来到武林,遇到眉公先生,因对对工整,得到眉公先生的赞赏。
D.本文多处运用自嘲、反讽的艺术手法,流露出作者张狂的个性和内心的苦闷愤懑。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⑵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
8.根据最后一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自为墓志铭”的原因。
2020-04-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