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0-05-16 3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名校
学校利用公众号开展“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甲找来的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和“如何做好防护”的文字。阅读这些文字,完成各题。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 ①     形状呈球状,外周有花冠状刺,类似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a】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卫组织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b】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c】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会有什么症状?【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的现象出现。

如何做好防护?

一.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去农贸市场,不生吃奶类、蛋类和肉类。【甲】从事野外工作的特殊人群,应做好有效个人防护,减少暴于野生动物或其分泌物及排 物。

二.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处理污物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洗手时手最少20秒,用流动水冲洗。

三.注意环境卫生,多通风。

四.保持良好的呼吸道礼仪。【乙】打喷嚏和咳嗽时切忌避免对着他人,应用纸巾或手肘(而不是手)遮掩口鼻。把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五.尽量减少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流 ③     集的地方活动,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出门要佩④       口罩。

六.出现发热等症状,主动就医。【丙】如果出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到各地开设发热门诊的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切勿到小诊所、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类似病例接触史等。

1.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冠(guàn) 窘(jiǒng)露(lòu) 搓(cuō)B.冠(guān) 窘(jǒng) 露(lù) 搓(cā)
C.冠(guān) 窘(jiǒng) 露(lù) 搓(cuō)D.冠(guàn) 窘(jǒng) 露(lòu)搓(cā)
2.依次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察       ②泄       ③密       ④戴B.①查       ②泄       ③秘       ④带
C.①察       ②泻       ③密       ④带D.①查       ②泻       ③秘       ④戴
3.第二段介绍文字中的四个句子(【a】【b】【c】【d】后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a】句B.【b】句C.【c】句D.【d】句
4.对【甲】【乙】【丙】三个句子(分别指【甲】【乙】【丙】后的句子)表达是否有问题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丙】表达都有问题B.【甲】【乙】表达有问题,【丙】表达没有问题
C.【甲】【乙】【丙】表达都没有问题D.【甲】【丙】表达有问题,【乙】表达没有问题
2020-10-08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下面是同学乙从《人民日报》上摘录的一段有关“中国抗疫行动”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 ,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病毒研究成果,及时向世界公开诊疗方案及药物筛选结果,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携手各国实施联防联控,向一些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同舟共济、 的精神,

5.结合语境,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接踵而至       ②爱莫能助B.①来势汹汹       ②爱莫能助
C.①来势汹汹       ②守望相助D.①接踵而至       ②守望相助
6.结合语境,在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2020-05-1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同学丙收集了四幅“众志成城”书法作品,同学丁为抗疫英雄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7.对同学丙收集的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①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B.作品②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C.作品③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D.作品④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一气呵成。
8.同学丁不能确定所写对联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一袭白衣 逆行
下联: 华夏同勠力众志
A.①秉初心 ②迎春风 ③中原 ④倾大爱B.①危难刻 ②倾大爱 ③中原 ④迎春风
C.①危难刻 ②迎春风 ③九州 ④倾大爱D.①秉初心 ②倾大爱 ③九州 ④迎春风
2020-05-16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9.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2)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以落花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南归,但是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虽有嘉肴》中,作者运用类比的方法,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也”,自然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弗学,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020-05-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渔家傲·秋思》和《从军行》,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10.上面是两首边塞诗。《渔家傲·秋思》上阕侧重写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险恶危急的处境;下阕侧重抒情,抒发了边塞征人 的复杂感情。《从军行》一、二句侧重写景,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句侧重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 的豪情壮志。
1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意思是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从各个角落里传来。
B.《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
C.《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D.这两首诗,都是既写了边塞的特有景物,又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意境悲壮开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陟罚臧 极泰来 不置可 矢口
B.作奸犯玉律 开取士 照本宣
C.日而待 数以万其数 日程功
D.以彰其自责 有应得 既往不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一个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秋天啊。
理解:诸葛亮在文章开篇,总提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形势,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意在警策刘禅发愤图强。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
理解:诸葛亮将先汉“兴隆”的原因和后汉“倾颓”的原因进行正反对比,强调贤臣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希望后主能够亲贤臣远小人。
14.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论述过为官之道,可见其重要性。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诸葛亮、阎罗王、晏子所表现或倡导的为官之道是什么。

【链接材料一】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郑苏仙梦冥府》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链接材料二】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避燥湿,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比:等到。②延:请。③靡:倒毙散灭,这里意思是置人于死地。④就:靠近,走近。⑤殆:大概。⑥朴:棍棒。⑦细人:指地位卑下的人。⑧趣(cù):赶快。⑨伐:自夸。
2020-05-1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师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