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6-20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材料二: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后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

材料三: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懦怯、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

(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古人提出“文以载道”,这一创作理论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而忽略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B.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情感的主观流露,但是表达需要客观化处理,只有站在客观审视的角度上才能创造艺术。
C.客观而言,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但主观上,它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
D.音乐和抒情诗并没有取象于自然,表明艺术绝非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哥特式”教堂的雕像将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
B.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或个性,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
C.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
D.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艺术是“一段自然的再现”观点基本一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     
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B.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C.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
D.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
4.材料二在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时,论证极具特点,请简要分析。
5.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其蕴含的美学意义的理解。
2022-06-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锔匠

曾宪涛

锔匠还有吗?现在已见不着了,我们小时候常见,他们挑担走街串巷,口里吆喝着:钯碗钯盆喽——所以我们叫他们钯碗钯盆的。

那时家里碗盆打破了,舍不得扔,叫锔匠锔好再用。

小时候爱围着看钯碗钯盆,锔匠先把打破的器皿拼好扎牢,拿出金刚钻,拉胡琴一样拉动着缠在金刚钻上的弓弦,钻好孔,钉上钯钉,抹上白色灰膏,就成了。那句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说这个。

胜利爷爷就是锔匠,他从老家来后,邻居们有活儿就交给他干了。

钯碗钯盆是不被人瞧起的,胜利爷爷也就不被瞧起。

胜利父亲下井,自认为是国家职工,也瞧不起钯碗钯盆。胜利倒是喜欢,爷爷干活儿就爱在旁边看,还想学,父亲就训他,就揪他耳朵提溜边去。父亲不在,爷爷才教他,爷爷农村来的,活漂亮,从不糊弄人,没钱也给锔活儿。

我们瞧不起胜利,不光是因他爷爷,还嫌他笨,流鼻涕,穿得脏破。特别是国庆,最好欺负他,两人妈吵过架,国庆从不跟他玩,也叫大家都不跟他玩,还撵他,钯碗钯盆去吧!

我们煤矿子弟刚工作都下井,后来都陆续通过关系上了井,唯有胜利在井下直干到煤矿破产。

矿破产后各找各的门路。国庆早就辞职下海,生意都做到了海外,回来请我们吃饭,从不叫胜利。

胜利只会挖煤,又没门路,啥活儿也找不到。

女儿倒是学习好,都说能考上重点大学。老婆提起这就抹眼泪,数落胜利无能,没钱咋上大学。胜利蹲地上一声不吭,忽见床底爷爷留下的工具,拽出来,冒出一句,我钯碗钯盆。老婆抹泪扑哧一声,你傻!胜利没理,收拾好工具,还真在院门口路边钯起碗来。

围不少人看,孩子最多,没见过,好玩。

当然没生意,胜利从小喜欢,就当玩。城管见了,也当他玩,还看会儿。

这天来个人,车上抱下个瓷鱼缸,画面游鱼生动,非常漂亮,只是几道裂纹。

能修吗?最喜欢这鱼缸,舍不得扔。

还真来了活儿。胜利连说,能能。

头件活儿一定要干漂亮些,他想起爷爷讲过的锔活儿秀。过去有那独具匠心的锔匠,利用名贵紫砂壶上裂纹的走向,将钯钉锔出花枝图案来,修好后反倒比原来更具身价,后来就有人故意将紫砂壶装黄豆注水撑裂,再请高明的锔匠锔成花纹图案,锔活儿成了艺术。

胜利有了想法,便根据鱼缸的裂纹,把钯钉锔成水草的样子,配上原来的游鱼,画面竟有了立体感。

鱼缸修好,周围发出赞叹,那人问价,胜利说,随便给。那人竟出二百元,胜利嫌多,留下一百。

回家给老婆钱,老婆不信,在场邻居做证,老婆才笑了。

以后还真有了活儿。锔工艺品,锔敝帚自珍的老器皿,还有故意打破瓷器,带孩子来看锔活儿玩的。

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两口子又喜又忧,就在为孩子等借上学费用时,一个陌生人带件唐代青花瓷瓶找上门来。

没见你出,就找来了。陌生人说,这是我们公司的稀世珍宝,裂纹本来有,越来越严重,听说你能修,还不影响美观。

一句稀世珍宝把胜利吓住,他不敢接招。

你慢慢来,修得好,公司会给你很高的报酬。

想到女儿要用钱,胜利接下了。他认得这叫青花瓷,别的就不懂了。瓶上绘的是王维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境山水。胜利看过松泉石上的裂纹,有了设计,钯钉锔在松针、树干和岩石边的草丛里,分别构成松枝、树干疤痕和草茎,钯钉与画面天衣无缝。

陌生人取货来了,看罢拿出张支票道,这是公司给你的报酬。

支票是十万元,胜利惊呆了,连连摆手,竟话也说不出。对方把支票放在桌上,瓷瓶经你这一修,真是无价了,十万也不多,少了,传出去,宝贝掉价,公司名誉也受影响,你必须收下。

瓷瓶取走了,支票留在桌上。

老婆没见过支票,问发呆的胜利,这钱能取出来吗?不是骗咱的吧?

这事很快传遍了全城。

这是座煤城,早年过度开采,煤矿都已破产,留下大片塌陷区。市里决定把塌陷区建成湿地公园。因为是古城,公园中建一个仿古水镇,设些怀旧摊点,吹糖葫芦、捏面人、磨剪子、磨菜刀等,有关部门就找到了锔匠胜利。

胜利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游览者锔器皿,还另有提成。都说胜利老了,转运了。胜利说,托爷爷的福。

湿地公园全部完工剪彩的日子,市领导和各投资商都来了。一投资商驻足胜利摊前。

胜利抬起头,竟是国庆。

多年没见了,那年他在国外,母亲生病,是胜利连夜用平板车送到医院,还帮着照料到出院。国庆回来,对胜利几乎是感激涕零,请是请不动,想酬谢门儿也没有。胜利记仇。

以前是父母不愿离开老邻居,这一回国庆坚决把二老接走了,从那以后他们就再没见过。

胜利问罢国庆父母,便埋头继续做自己的事。国庆见他不想理自己,便随来宾走了。

庆典过后,水镇展厅多了件青花瓷瓶,胜利认得是他锔的那件稀世珍宝。馆长说,瓷瓶不值钱,是仿品,有价值的是这锔匠的工。

馆长不知锔匠就是胜利,还说,瓷瓶就是那天跟你说话的投资商捐赠的。

(选自2021第十期《小说选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首先交代锔匠已经不常见了,暗示了社会的发展让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几乎消失了,也说明了这一行当存在的价值不大。
B.“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匠这个行当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人员是不能胜任的,从侧面说明胜利难能可贵。
C.很多人将敝帚自珍的老器皿拿来让胜利锔,不仅能修补好,还能增加老器皿的价值,所以有人甚至故意打破瓷器来补。
D.由于生活所逼,胜利不得不操起旧业干起了锔匠的活儿,这也能让他在生活的困窘中获得一点生存的希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利爷爷干锔活儿的时候,胜利总是偷偷的学,这为下文写胜利敢于接下修补陶瓷鱼缸的活儿埋下了伏笔。
B.胜利老婆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却有效推动了情节发展,她对十万酬劳的质疑为下文巧埋伏笔。
C.“还真来了活儿。胜利连说,能能”两个“能”字连用,反映了胜利被生活所逼情形之下的一种急不可耐的心理。
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双线结构,明写胜利生活的变化,暗写国庆态度的变化,明暗两线交织,使情节集中紧凑。
8.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小说中体现了胜利怎样的职业操守?
9.小说结尾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2022-06-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沈伯和逸事

钱谦益

沈应奎,字伯和,常州武进人也。少有绝力,重然诺,好急难,以豪杰自负。伯和之妻,丹阳邵芳之女也。芳任侠为江陵所杀族人欺其子幼欲杀之而分其产聚而围守其庐。伯和集拳勇少年十余人,为乞丐装,缒墙而入,夺其孤嫠以归。

伯和老于公车,尝独行费县山中,求问管仲庙。舆人舁入古庙中,即亡去。少年数辈,扛巨木搘其门。伯和睨而笑曰:是须数辈乎?揎①袖平举之,卧之于地。一少年指神前石鼎曰:能举是乎?伯和两手提之,若挈壶瓿,行数十步,复置故处。群辈口吐不能收。伯和故绕廊庑观象设,摸碑刻,久之乃去。

万历庚戌,伯和官刑部郎。神祖②不豫,召阁臣,至宫门而返。福藩③犹在邸,中外凶惧。福清④谓:事不可知,且奈何?伯和曰:竭股肱之力,以死卫太子。万一有变,公必死之,请以不肖躯殉公。福清要伯和宿朝房,与计事,令大司马列兵围诸王府第,大金吾领缇骑巡徼王城,戎政分部京营兵屯九门,藩府人不得阑出邸第,中外寂然。伯和衷甲⑤与福清同卧起,示不独生。神祖勿药,乃出。当此时,举朝惴惴无人色,福清独恃伯和以为强。

出知汀州府,乡人为御史,按部至汀,每夕传鼓入院,指天象示之,曰:客星犯前星甚急,奈何?御史目笑之。已而有梃击之事。伯和于众中责御史,把其袖曰:此大事,公安得不言?吾向语天象云何?顾左右趣纸笔,即堂上起草。御史大惊且惭,执其手,嗫嚅祈少缓,乃趋而出。

伯和为守,考上上,党人罢其官。起为南尚宝司丞,逆奄⑥时又削籍。余尝访伯和村居,木榻布被,沽浊醪⑦如饧,饭粗粝棘喉,伯和饮啖自如。床头树铜简二,其高等身。夜分谓余曰:当持此简,击杀老魅于朝堂,旋自刑以明国法,何暇与喋喋争嚷毕牍间乎?俄而执简起舞,有风肃然,晶光闪烁上下,寒灯吐芒,四壁飒拉。是时伯和年七十余矣。余生平所见海内奇伟倜傥节侠之士,盖无如伯和者。

(选自《牧斋初学集》,有删节)


注释:①揎:捋袖子露出手臂。②神祖:明神宗朱翊钧。③福王:万历皇帝三子朱常洵。④福清:叶向高,福建福清人,万历年间内阁辅臣。⑤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⑥逆奄:魏忠贤。⑦浊醪:浊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芳任侠/为江陵所杀/族人欺其子幼欲杀之/而分其产/聚而围守其庐
B.芳任侠/为江陵所杀/族人欺其子幼/欲杀之而分其产/聚而围守其庐
C.芳任侠为江陵/所杀族人/欺其子幼/欲杀之而分其产/聚而围守其庐
D.芳任侠为江陵/所杀族人/欺其子幼欲杀之/而分其产/聚而围守其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此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B.万历: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两种,本文中的“万历”是指前者。
C.朝房:古代官吏上朝前休息的房子或臣子等待上朝的地方。
D.御史: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伯和年轻时勇力过人,看重诚信,急人所难。在岳父宅院被围的情况下,他召集了十几个青年,将孤儿寡母救出来。
B.神宗皇帝生病时,京城气氛紧张,沈伯和与叶向高同卧同起,以示不愿独存,神宗病好了才出朝房。
C.沈伯和做太守,期满考核不合格,于是东林党人罢免了他的官职。后他又被起用为南尚宝司丞,但魏忠贤执政时又被削职为民。
D.沈伯和晚年被罢职,生活贫困潦倒,但他依然镇静自如,甚至在床头竖着两个大铜简,想拿此铜简在朝堂上杀老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和曰:“竭股肱之力,以死卫太子。万一有变,公必死之,请以不肖躯殉公。”
(2)御史大惊且惭,执其手,嗫嚅祈少缓,乃趋而出。
14.作者认为沈伯和为“奇伟倜傥节侠之士”,在文中哪些事情上能体现出来?请简要概括。
2022-06-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15.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颔联用淡笔写出极浓的乡愁,把异乡孤征的感觉写得更具体。
C.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D.此诗风格笔法粗犷、直抒胸臆,与诗人的另一首《登幽州台歌》写法风格相同。
16.尾联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