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新东云教育集团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22-07-06 2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4-04-26更新 | 265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截至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至2020年的190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西藏地区得以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2022-01-11更新 | 99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这一行为有利于
A.改革开放的实施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社会主义改造实施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我国的外交转变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这种转变说明了我国
A.充分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观察外国对华态度进行改变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D.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2022-06-04更新 | 65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下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2-13更新 | 48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理解最准确的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
2022-06-04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78年秋天,由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的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实践为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榜样。下列最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是(       
A.逐步废除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B.强化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C.“大锅饭”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中国模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2-06-28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如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B.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D.纠“左”工作尚未启动
2023-07-22更新 | 87次组卷 | 22卷引用:黄金卷1-【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深圳专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如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四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高频词
会议
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人民│国家│中国领导
1189845535279'1111182557
128356212312492117775262
17914252091841731027611859
84335288272428121386856
A.①B.②C.③D.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2. 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百年中美关系史》一书。目录中的“__________”处应填入(       

第二编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

第一章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163

第二章   中美陷入敌对关系…………………………174

第三章   ________________…………………………226

第四章   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242

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B.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
C.中美建交与邓小平访美D.中美军事关系不断加强
2022-06-22更新 | 143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处理好大国关系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和平稳定。下列关于中美、中俄(苏)关系的史实表述错误的是
A.近代沙俄和美国都曾侵害中国的主权
B.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的国家
C.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了敌对到正常化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4. 1956年我国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这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推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改革开放的深化
2022-06-15更新 | 49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国(       
A.进行土地改革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7. "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终于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南、朝鲜基本上重新以北纬38°线为分界线。"从上述信息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
A.背景B.目的C.结果D.意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改革开放后,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B.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巨大进步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如下图是197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一位中国小男孩在长城上喝可乐的照片,被命名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这张照片也被看作是当时中国对美国市场开放态度的象征。据此可知
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卓越成效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C.中美关系影响两国贸易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1. 据统计,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1993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5.1%。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2. 2022年5月23日,拜登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会后拜登对媒体公然表示,美国将采取军事手段“保卫台湾”,坚决反对大陆“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美达成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万隆会议基本精神
C.不结盟运动的纲领D.《联合公报》规定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3.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评价一场战争时指出:“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 1950 年 11 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博士评价的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B.解放战争
C.抗击八国联军D.抗日战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决定这两次调整的根本因素是(     

A.配合工业结构转型B.文化生活的丰富
C.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科学技术的进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023-01-03更新 | 225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26.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90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二   2006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措施。
综合题 | 困难(0.1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反分裂国家法》


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②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展现了国家的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写出1点即可)
③现在,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许多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个?
④结合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了解,你认为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写出1点即可)
⑤结合对台湾的了解,请写出一个你知道的台湾的风景名胜或是古迹。
综合题 | 较难(0.4)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现代史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

小岗村包干到户

1980

设立经济特区

198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1984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7

中共十三大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0

开放上海浦东

1992

开放重庆、昆明等

1992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

中共十五大召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共十五大确定哪一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或两个以上),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三、识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识图题 | 较难(0.4)
名校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材料中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什么变化趋势?
(2)小明同学观察了材料后,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厦门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30. 请根据下列歌词反映的内容,任选两个曲目,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歌词内容所反映的时代变迁;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曲目 《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公元1997
歌词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   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 不去我对你的思念……1997年,我悄悄地走近你,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

——创作于1997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识图题
1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20.65西藏和平解放单题
30.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4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50.65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单题
60.4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70.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80.4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90.4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100.65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单题
110.4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20.4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30.4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4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50.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单题
160.4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170.4抗美援朝单题
18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90.4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单题
200.4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210.4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220.4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230.4抗美援朝单题
240.4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25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二、综合题
260.15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70.15海峡两岸的交往
280.4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三、识图题
290.4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论述题
300.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