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安徽 八年级 期中 2023-01-03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时事热点、勇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则、生命的思考、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关于无偿献血的调研问题确定后,西安市6名中学生实地走访了基层采血车、市中心血站等单位,进行了街头问卷调查,请教了血液研究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 13 次大改、30次小改,20000字的调研报告最终浓缩成2000字的“模拟提案”被全国政协委员带上了全国两会。中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①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人社会 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 发展自己
③关注社会问题,积极献计献策 ④守护生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个人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打疫苗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共筑免疫长城,我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共筑免疫长城,需要我们共同尽责   ②我们要对自己负责
③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有一群志愿者,她们平均年龄54岁,每周志愿服务4小时,3年来累计捡拾烟头4万多个,并劝导市民少抽烟,用行动传递着文明的力量。在她们的引领下,很多市民自发加入捡拾烟头队伍。这就是“烟头奶奶”团队。她们的行为(     
①体现了对他人负责
②践行了亲社会行为
③解决了乱扔烟头的问题
④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3-01-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以往人们靠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见想见之人,而现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     
A.网络改变了社会关系B.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淡化了人间亲情D.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3-0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品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开始纷纷上线,四面出击。有的与电商合作,网络销售;有的开发软件,搭载手机……在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品非常及时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表明(     
A.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大领先其他国家
B.互联网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C.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生吃茄子能刮脂排油”,“小葱拌豆腐不利于钙吸收”,“喝葡萄酒可减肥”等所谓的健康养生的伪科学“知识”疯传蔓延;各种言辞粗鄙,内容恶俗的不良信息屡有现身、虚假宣传,侵犯隐私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一再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
A.利用网络发送的一切信息,国家均应严格审查
B.制裁蓄意传播伪科学行为,科研部门义不容辞
C.必须营造远离网络的氛围,回归传统生活方式
D.公民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学会鉴别网络信息
2017-09-26更新 | 12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湖南宁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宁乡特色农副产品随着一场场网络直播带货热销全国各地,这得益于宁乡市实施“村播带货”科技服务工程,打造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培养了一批农民主播网红。如果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国有经济B.经济快速发展,全靠直播带货
C.培养农民主播,助力乡村振兴D.发展网络经济,民主法治先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往往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等等。这说明(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社会规则扰乱人们的生活
C.秩序会限制人们的自由D.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自由与规则是矛盾的吗?下面几位同学的讨论,不正确的有(       
①明明:不矛盾,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乐乐:不矛盾,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只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③强强:矛盾的,只要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可谈
④丽丽:不矛盾,建立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对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的旅客,也就是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无锡开辟了一个服务通道专门解决此类问题。此举一出,朋友圈里人们不断转发、评论。下列网友的评论中正确的是(  )
A.尊重与善待他人能提升城市的温度
B.管理凸显人性化,实现了人人平等
C.这是在蹭疫情热度,实效并不大
D.此举全方位展示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老子有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看2000多年前老子说的这句话,依然有浓浓的警示意义。这句话的警示意义表现在(     
①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④诚信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小张闯红灯被交警罚款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明星偷税漏税被税务局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③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④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以下是小静收集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下列体现了遵守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     
A.接受规定年限的九年义务教育B.为父母做家务
C.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D.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2023-01-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的判决书,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A.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B.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处罚中的罚金是主刑,拘役是附加刑

二、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5. 走进生活,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不按规定礼让行人的,将被记3分,罚款50元。

《中国汽车公民文明公约》倡导:以交规为准绳。时刻以人为本,以安全出行为最高准则,时刻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驾驶者遇斑马线,减速、缓停、不抢行……


(1)漫画一传递出哪些正能量?
(2)根据漫画和相关链接,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对“机动车礼让行人”这一规定的看法。
(3)你想怎样劝诫漫画二中的驾驶员呢?
(4)请你简要概括斑马线上实现人车和谐的关键。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6. 实践探究题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网络,昭平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正确认识网络】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同时,互联网也暗藏急流和险滩,暗礁陷阱也时时起波澜。


(1)请你说说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你列举一些网络中的暗礁陷阱。
(3)结合以上问题,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网络的认识。
2023-01-0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7. 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通常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的行为。

情境二   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2)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3)当你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积极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违法与犯罪”为主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对此,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所占比例

不良行为类型

逃学旷课

吸烟

光顾网吧

酗酒

与不良青少年交往

     比例%

86.7

87.8

80.6

76.5

83.7

材料二 未成年人主要犯罪类型及所占比例

犯罪类型

抢劫

敲诈勒索

盗窃

其他犯罪

比例%

54.4

23.8

10.5

11.3

材料三 中学生陈某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他由偷父母的钱发展到偷同学的财物,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某天,他与“朋友”小张竟拦路抢劫小学生,并把其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


(1)请你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
(2)结合材料三陈某的案例,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3)材料警示我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缓,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走进社会生活、时事热点、勇担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则、生命的思考、走进法治天地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分析说明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走进社会生活
1,2,4,5,6,7,16
2
时事热点
3
勇担社会责任
4
遵守社会规则
5
生命的思考
6
走进法治天地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单题
20.8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单题
30.85服务社会的意义单题
40.85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单题
50.6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60.65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70.8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80.85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单题
90.85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单题
100.65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的要求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单题
110.85诚信的重要性单题
120.8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单题
130.8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单题
140.6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刑罚的定义和种类单题
二、分析说明题
150.65敬畏生命的价值  法律的作用  自觉遵守规则  坚定维护规则  尊重他人的要求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160.65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网络的负面影响
170.65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的要求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诚信的重要性
180.65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预防犯罪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