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多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湖南 高三 期末 2023-02-06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2018-05-08更新 | 2114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8年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轮冲刺复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2016-11-27更新 | 78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B.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D.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
阶段中心史实结论
第一阶段内陆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
第二阶段运河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
第三阶段沿海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宋史》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侵街”现象发生。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直接收税。由此推测
A.宋太宗重视城市商业发展
B.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混乱
C.城市商业突破了地点限制
D.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2018-12-25更新 | 315次组卷 | 4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出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
B.鄙视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
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
D.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是一组漫画,第一幅借“靠天吃饭”一词批评时人“不能自立”;第二幅抨击政府“以国民为压靠对象”;第三幅“官”与“民”共扶五色旗站在地球上,并希望“国民有独立之精神,政府有独立之性质”。下列体现此追求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  )
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D.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7-02更新 | 1400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周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