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6-05 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效率B.造福子孙C.加强皇权D.限制大臣
2019-07-08更新 | 209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019-06-25更新 | 2992次组卷 | 8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如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二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岳飞抗金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D.左宗棠收复新疆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2016-11-27更新 | 31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七年级下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巢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开辟荆榛逐荷夷”,收复宝岛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B.郑成功C.戚继光D.岳飞
2023-06-0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与“1368年”“朱元璋称帝”“应天府”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     
A.北宋的建立B.元朝的建立C.明朝的建立D.清朝的建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从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清中期“湖广熟,天下足”。我们从中能读出的较准确的经济方面的信息是
A.清朝的疆域比宋朝时辽阔B.清中期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南移
C.清中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D.湖广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图所示书页,是历史老师归纳的某朝地方治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王朝是(     
甲:历代达赖班禅都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乙: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0. 明朝末年,人口锐减;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C.改进种植技术和改良新品种D.形成大的商帮经营存款业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与汉代“千里不贩籴”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交子的出现B.市舶司的设置C.商帮的兴起D.造船技术的进步
2023-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小刚同学制作了一份以“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他设计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A.唐代诗人——李清照B.宋代词人——杜甫
C.明朝小说——《西游记》D.清朝戏曲——《牡丹亭》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13. 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A.规模浩大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
C.时间跨度长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022-06-20更新 | 164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下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A.坊市界限分明B.对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兴盛D.人口数量增加
2022-06-24更新 | 91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