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沧州市大数据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河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0 6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以下图片反映的内容根据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韩非子·五蠹》记载了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据此可知(       
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与自然的斗争推动原始社会生产力进步
③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④钻燧取火促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图描述的是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根据图中场景,我们可以推断该图反映的时期(     

①为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已经有了较大改进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劳动效率提高
④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城邦,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罗马帝国。”这句话说明(     
①国家是伴随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
②奴隶社会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③奴隶社会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④奴隶制度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和科学艺术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5. 马克思指出,“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它在奴隶制度下所起的作用达到了最大限度”。由此可知(       
①奴隶是奴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③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从事劳动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生产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6.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在封建制国家,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人身自由
③不合时宜的封建礼教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深刻指出: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由此可见(     
①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②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③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更加显性       
④资本家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4更新 | 4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大数据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资本论》中写道,“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血腥的对外暴力掠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暴力和掠夺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西方对非洲的侵略中萌生出来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1951年在美国劳工市场上有独特的意义:这一年美国的“白领工作者”首次超过50%——意味着美国脑力劳动者超过了体力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于是无产阶级们的工作场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白领工人的阶级地位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②生产社会化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解决
③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④资本家通过劳动分工掩盖资本主义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莫尔指出,无论一个国家有多少财富,最后总是落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穷苦不堪,社会“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康帕内拉说,私有制社会“就好像一所培养罪恶的学校,培养出那样多的懒汉和恶棍,以致使国家濒于灭亡”。两位空想社会主义学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①主张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
③倡导阶级斗争,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看到了因阶级对立引发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激烈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共产党宣言》毫不掩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旗帜鲜明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伟大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          
②论证了共产党的特殊利益和人民利益是一致的
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明确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矛盾日益激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意味着(     
A.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B.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C.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习近平总书记用3个“伟大”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五四运动,是因为五四运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行的。这两个阶段又必须相互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下列关于中国革命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A.①②B.①③C.②①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们国家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时起时伏,给国家经济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种状况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①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成为主导性因素
③当时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会议强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可见这次大会(     
①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推动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敏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园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田系贩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在1788年的英国棉纺织业危机之后,相继发生了多次单领域、局部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扩展,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不断扩大,资本主义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于1825年爆发。自此,周期性的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伴随着经济危机的日趋频繁和严重,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先后爆发。1880年,为了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新成立的法国工人党,恩格斯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宣布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化三改”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继“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之后,又一次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实践。1953~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图示为三大改造的相关场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我国三大改造成功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成功的意义。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高一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授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后,在课堂上呈现了部分资料信息,并提出了相关问题,请你一起参与。

信息一

1885年,由德国造船厂制造的“定远号”战列舰入列北洋水师,后在甲午海战的硝烟中沉入海底,近代中国的国耻簿上又添上了沉重的一笔

信息二

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在风雨如晦、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信息三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中,就这样畅想抗战胜利后所要建立的新中国:“这就是中国的现代国家,中国很需要这样一个国家。有了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就离开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地位,变成了自由平等的国家,离开了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1)在屈辱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单题
20.85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单题
3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40.65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50.9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60.94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7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剩余价值学说单题
8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单题
9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100.6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单题
110.8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单题
120.85工人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3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40.8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15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60.8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材料分析题
18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分析题
190.8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200.6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