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题 > 按关键字
试题 试卷 专辑
更多:
显示答案
|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遣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日知录》
材料二
王国维曾将清代学术分为国初、乾嘉与道咸以降三个时段,其各自的特征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一个“新”字,十分准确地概括出了晚清经世实学近代转型的趋向。
——黄长义《经世实学的近代转型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三
居今日而言经世……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远法安定经义治事之规,近采西人政治学院之意,与二三子共勉之。”
——摘自《梁启超选集》
1)指出《日知录》的作者,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该作者的治学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魏源为例指出“道咸以降”时段,清代学术的学新之处及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对魏源学术思想的发展。用一句话概括指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治学理念与材料一作者思想之间的关系。
2016-12-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_______》(《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但他们却日益遭到损毁。
(2)时间: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4)内容: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
②对于一部分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197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③确定了_____、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成就:
①截至2017年,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②1978年,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列入的数量达到1121处,分布在167个国家;
③1979年以来,又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2024-03-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