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 道试题
1 . 课内理解与积累。
(1)古代许多风雅之士都有的喜好:________。中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采用_______诊治病人。
(2)古代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诗能绘景,曾几《三衢道中》中“___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让我们感受到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诗能传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能承载传统文化,王安石《元日》中的“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我们知道了春节放鞭炮的习俗由来已久。我还知道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如,_______________
(3)鲜花的开放有不同的说法: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七点,睡莲__________;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
(4)花鸟也有情:“迟日江山丽,_________。”“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_________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的小燕子。”
2024-05-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古诗。

登飞来峰①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②,闻说③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④遮望眼⑤,自缘⑥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②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③闻说:听说。④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⑤望眼:视线。⑥缘:因为。

(1)在这首诗中,正面描写“飞来峰”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诗句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句意境相似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这是一首借助景物来述说道理的诗,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前人的格言警句中,很多都包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比如:“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穷则变,____________。”
(4)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泊船瓜洲》,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古诗词鉴赏
3 . 中华诗词。
(1)诗中美景。“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诗人游三衢的见闻感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无比怀念。
(2)诗中节日。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写出了清明节的悲伤氛围;王安石在《元日》中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节日)的习俗。
2024-04-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4 . 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根据词中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奢靡环境,也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美。
B.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
C.这首诗的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
D.诗人表面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诗句中“千门万户”中的“千万”是___________(实   虚)指,意思是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积累了:千________________、千________________、千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这两句诗描写的情景: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两句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桃”“旧符”指的是桃符,表现的是过年时人们贴对联的场景。
B.第一句诗写出旭日的光辉普照万家,用早上的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
C.诗句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换新桃符”,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D.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024-03-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练习
6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请在正确选项后画“√”。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2024-03-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 静夜思练习卷
22-23六年级下·全国·开学考试
7 . 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内容或合适的名言和古诗文。
(1)去的尽管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样地匆匆呢?
(2)“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故园无此声。”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乡愁。
(3)诗情即性情,诗品即人品。“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是诗人王冕的人格写照,“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人生境界。
(4)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要灵活变通,古人告诉我们:“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部编版六年级分班考试语文试卷01
8 .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积累填空。
(1)善于从所见和所闻中展开想象、抒发情感,才能赋予景物更深的意义:“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道出了伯牙琴声的美妙;“____________”,孟浩然由旷野的景象产生了对亲人的思念;而“____________”那洁净清幽的家居农舍引来王安石对朋友热爱生活的赞叹。
(2)情景交融的写法往往有着特别的表达效果,读着“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小乙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诗句与春节有关,摘录了其中两首: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颠:头。②剪烛:以前用蜡烛照明,为了亮一点就要时不时把蜡头剪一剪。③倾囊:翻遍口袋。④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类似现在的发压岁钱。⑤鼓角:指乐器。⑥梅花:乐曲名《梅花落》。⑦一部:一曲。

1.第一首诗《元日》,我们已经学过了,元日指的是________,第二首诗题中的“元旦”也是指同一天。
2.两首诗中不约而同提到了很多相同的过年风俗,请找出来,用诗句填一填。
习俗诗句
放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
喝酒_______剪烛催干消夜酒
换桃符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_
除了放爆竹、喝酒、换桃符这三个习俗,孔尚任的这首《甲午元旦》还提到了其他过年的风俗,请你再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
3.过年可是件开心的事,孔尚任表达这种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2023-12-24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 .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妈妈带我去公园里赏梅花。来到公园,我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____,遥知_______________。”
(2)黄河真美,你看:“______,黄河入海流”庐山瀑布真壮观,你看:“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3)“不以规矩,不能_____”告诉我们要遵守纪律。
(4)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去广西桂林游玩,那儿山水如画,风景秀丽,真是“_____皆图画,_____不文章”。
2023-10-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