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6 道试题
1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新闻发布

2021年12月13日,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做好防疫才能确保运动员和当地居民的安全。发布《防疫手册》不仅能起到保障防疫安全的作用,还能为来华人员提供出行指南。凡是涉及冬奥会的人员,可以按《防疫手册》中的指导内容,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时间紧迫而焦急。

材料二:闭环管理

《防疫手册》明确了北京冬奥会期间,将采用闭环管理的方式,就是根据入境人员在赛事举办期间的活动轨迹设计出来活动空间,涵盖抵离北京、交通、住宿、餐饮、竞赛、开闭幕式等所有冬奥场所。闭环管理,要求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只能在涉及冬奥场所特定的空间内,进行训练、比赛和完成相关工作。运动员参赛后,原则上需在48小时内离境。在闭环的大区域里,可以通过专用的交通工具,在驻地、场馆、场馆和场馆之间,以及三个赛区(北京、延庆、张家口)之间活动。

材料三:闭环管理示意图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布《防疫手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防疫手册》规定冬奥会在________三个赛区施行闭环管理,运动员由一个赛区到另一个赛区去,可以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表可以看出,来北京参赛的运动员如果没有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到达北京后,应该先________,然后入住冬奥村、冬残奥村和北京冬奥组委签约的住宿酒店。
4.一位外国运动员参加完冬奥会比赛后,想在北京待上一周,自己约一辆出租车,到北京的名胜古迹、大街小巷去看一看。根据《防疫手册》的要求,你觉得他这样做可以吗?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手写书信的魅力

材料一: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人们用它报平安、畅谈人生……它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信息交流手段。如今,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等新兴的通信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材料二:电视节目《见字如面》曾经非常火爆。现在又有新节目《信中国》和《中国情书》,书信类节目已然成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热点。观众们可以从这些节目中体会到手写书信的非凡魅力。

1.下面哪一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       
A.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等新兴的通信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B.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最早的书信是出现于西汉。
C.书信类节目成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热点。
2.传统书信一般由:称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构成。
3.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家书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 .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供,乃引③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把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②剧务:工作十分繁重。③引:牵,拉。


(二)

①天地开辟之后,世界充满了生机:草木遍野,江河奔流,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女娲目睹世间万物,非常高兴。可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②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排解孤独和寂寞了吗?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③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十分神气。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④女娲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不停地捏泥娃娃,疲惫不堪。但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女娲怎样努力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想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崖壁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浑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活人。不久,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改动)

1.这两篇短文虽然语言风格不同,记叙的却是同一个故事,即《______________》。
2.结合注释和短文(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二),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充下面的内容。
起因:女娲觉得孤独,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女娲先是抟土造人,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整个世界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写出女娲捏泥娃娃的辛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聪慧善良、勇敢机智的美好品质。
B.短文(二)中画“        ”的句子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女娲用藤条蘸泥浆造人的有趣过程,充满了神奇色彩,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C.从这个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先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索,体会到作者对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赞颂。
5.课外阅读中,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想一想,完成下面的表格。
故事名称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4 . 走近姜立夫

材料一:姜立夫(1890—1978),浙江温州龙港(原平阳)人。他是中国现代数学主要播种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温州地区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哈佛大学数学博士。2020年是姜立夫诞辰130周年,10月31日上午,重新修缮的姜立夫故居开放仪式在龙港市举行。

材料二:2010年6月24日《南方日报》刊登的《他是数学家,更是数学教育家》一文:“作为对中国现代数学影响深远的一位数学家,姜立夫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很高。但与其他一些学术大师相比,姜立夫的成就却并不是能用等身的著作、破解的学术难题来衡量的。事实上,检索资料就可以发现,终其一生,姜立夫先生也并没有写出几本学术著作,更没有诸如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光辉时刻。但他依然是中国首屈一指、备受后世尊敬的数学家。”

1.我知道“首屈一指”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内容不符合原文的是(       
A.姜立夫的祖籍是温州市龙港(原平阳)人。
B.姜立夫的一生写了无数的学术巨著,成就非常大。
C.姜立夫是备受尊敬的中国现代数学主要播种者和奠基人之一。
3.你作为平阳人,对家乡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姜立夫故居重新修缮并对外开放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部分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速度

【材料一】快速阅读也叫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它的有效读速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方面。比如:一分钟阅读了1000字,10道题答对了6道那么有效读速就是600字/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慢读,把“一目十行”这种高效的阅读方法与似懂非懂的“囫囵吞枣”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速读的一种误解。

【材料二】初学阅读者往往先用眼睛看到文字,再经过发音器官的默念,传到耳朵,然后由听觉中心传到大脑,最后由大脑去思索其意义。这样迂回的路线太长,不仅耗费精力,容易疲劳,还会影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速读只要求眼睛与大脑活动,要使眼睛看到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即产生反应,这就是“眼脑直映”。“眼脑直映”的路线比通常看书的路线要短得多,这样阅读的速度就快了。

【材料三】下图是五年级学生东东的有效读速成绩记载表。


有效读速成绩记载表

1.【材料一】采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解释“有效读速”,这样写的好处是(       
A.生动形象B.突出强调C.具体准确D.条理清楚
2.【材料三】中,东东有效读速成绩的总体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有升有降D.先升后降
3.阅读【材料二】,请你抓住关键语句,说一说“眼脑直映”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近,东东很困惑:每次阅读测试,他都能快速读完文章,做完题目,可最终的成绩都不太理想。这是为什么?请你试着解答并给他提一些建议。(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羊毫街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6 .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再生纸是以废纸(又称二次纤维)为原料(或主要原料)而生产出来的纸张。目前,我国对再生纸环保标志产品的规定是:使用100%的废纸浆,否则就不能算作环保产品。

材料二:一般人认为,废纸纤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纤维结构损坏(产生角质化作用),反复回收利用会使废纸浆中的半纤维素流失,成纸强度势必减弱。其实,在废纸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木质素被“胶质化”,使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增加,成纸强度反而增大。关键是处理时的工艺条件,如果再添加一点化学助剂,对改善再生纸的物性是有利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再生纸的质量不好。相反,有的指标(如松厚度)会更好,印刷效果也好。

材料三:利用再生纸的最大功效在于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据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故有人说:“使用一箱再生纸,等于保护一棵树。”此外,利用废纸为原料来制造纸浆,可以省去若干工序,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

再生纸的制造过程中能控制和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一般制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黑液、中段废水和白水,它们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废纸制浆中没有黑液,故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程度。至于中段废水和白水,则比较容易处理。再生纸制浆过程中可以节省60%的用水,还使废水的排放量减少50%,尤其是可以省去造纸前期的几道工序。废纸制浆比原木制浆降低了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

使用再生纸还能保护视力。众所周知,纸张的白度过高、光线反射过强对阅读是不利的。研究发现,纸张白度在82度左右,对阅读是适宜的。因为再生纸的白度比较低(色泽发灰)通常最高漂白到84度,所以大大减少了对眼睛的伤害。

1.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生纸的成纸强度更大。
B.再生纸的指标和印刷效果会更好。
C.化学助剂有利于改善再生纸的物性。
D.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废纸纤维的结合力和弹性会增加
2.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使用再生纸,有利于保护森林。
B.废纸制浆也会产生中段废水和白水。
C.纸张白度越低,光线反射越弱,越有利于阅读。
D.再生纸的纸张白度对阅读是适宜的。
3.利用再生纸的功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保利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1.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次调查情况,给同学们提出用眼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
3.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12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汝州市有道实验学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完成练习。
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参加条件
古筝小组周三下午凡有兴趣者都可以参加
轮滑小组周二、四下午有一定的轮滑基础者才可以参加
足球小组周二、三、五下午报名后,每周三活动都必须参加
篮球小组周五下午四年级及四年级以上同学才可以参加
1.兴趣小组没有安排活动的是(       
A.周一B.周二C.周三D.周四
2.下面兴趣小组中,周四下午有活动的是(       
A.古筝小组B.轮滑小组C.足球小组D.篮球小组
3.三年级的王丽有一定的轮滑基础,她想参加兴趣小组,下面她不能报名是(       
A.古筝小组B.轮滑小组C.足球小组D.篮球小组
4.五年级的东东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他可以选择的兴趣小组是(       
A.古筝小组B.轮滑小组C.足球小组D.篮球小组
5.任选两个兴趣小组,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滨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 . 追忆历史记忆 感怀峥嵘岁月

[材料一]

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节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材料二]

①1938年5月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牺牲了不少战士,只剩下八个人,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凤善。

②10月的一天,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女战士们手中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由于她们八人都不会游泳,宁愿战死也绝不苟活。”冷云说。

③女战士们一致同意过河,她们相互搀扶着走向乌斯浑河。就在这时,几颗子弹突然飞了过来,冷云想去抱住她,却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肩。胡秀芝将她扶住,安顺福抱住王惠民。这时,敌人更加疯狂了,忽而搀扶着站起。水流很深很急,但她们依然向着乌斯浑河的深处前行。这时,激起了很高的浪花。浪花过后,河面平静了下来

——节选自《八女投江》

1.阅读材料二,并给材料二添加一个小标题,恰当的是(  )
A.敌人反扑
B.敌人偷袭
C.准备渡江
D.英勇投江
2.材料一既写了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是 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b.这样写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团结爱国,又体现了每个战士的英雄气概。
c.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战士们一起战斗的场面会比个体战士描写得更加精彩。
3.材料一二关于“点面”的描写,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二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同之处是材料二罗列了多个点,材料一聚焦一个点马宝玉。
B.材料一二都罗列了多个点,写了多个人物。
C.材料一二都是面的描写,没有点的描写。
D.材料一二都没有面的描写,只有点的描写。
4.结合材料一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壮士望着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B.面对眼前的两条路:战死或被俘,女战士们一致选择战死,可见她们有着视死如归、英雄顽强的精神。
C.材料一二这样的描写手法,层次感及画面感很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塑造了令人深刻抗日英雄的群体和个体形象。
D.材料二中提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进一步说明天气很好
2023-10-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0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半年见面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A.城市留守儿童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C.城市问题儿童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是(       
A.性格内向B.活泼大方C.脾气暴躁D.孤僻、自卑
3.以上材料表明(       )(多选)
A.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
B.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
C.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
D.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
4.用简炼的语言分别概括三份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此种现象,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你有什么改善此种现象的想法吗?试着提出一两点。
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汝州市有道实验学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