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6-25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一部关注都市女性自我成长的剧作上线。然而,与作品高曝光度和高话题性相比,其口碑却不尽如人意,这几乎是近期都市剧创作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作品悬浮于现实之上、游离于生活之外,用臆想来结构故事、用标签来定义人物,自说自话、闭门造车。

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剧本应起到描摹现实生活、呼应百姓心声的积极作用,展现悲欢离合的笑与泪,为寻常百姓的生命理想喝彩。然而,有的都市剧作品却与这一艺术创作的使命背道而驰,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南辕北辙。有的都市剧作品里,男女主人公似乎从来不需要奋斗或者“略施小计”就能够赢得“开挂”人生。有的都市剧里身为职场新人的女主角,仅凭一番貌似真诚的高谈阔论就能赢得大老板数以百万元计的投资。有的角色声称自己是工薪阶层,而开的车、住的房、穿的衣服都价格不菲,与其职场薪资和家庭背景极其不符。还有的角色喜欢躲在香车豪宅里耍贫嘴、抖机灵,故作通透地讥笑社会,玩世不恭地调侃人生,油腻而污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不禁让观众感叹,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被排除在都市剧之外了。住在豪宅里哭穷,开着豪车喟叹生活艰难,轻轻松松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这不只是所谓“凡尔赛”,更是种居高临下的惺惺作态。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一是某些创作者的艺术视野太窄、创作格局太小。有的创作者收入不菲、生活安逸,陶醉在既有成绩中自我欣赏,已经不愿或无力深入接触和描写具有烟火气息的平凡人生。二是市场导向致使创作跑偏。在互联网语境下,爽文、爽剧似乎成了硬通货。“霸道总裁爱上我”“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创作套路屡试不爽。因此,一些创作者会被动或主动往既定套路里钻,以获得创作资本和目标观众的青睐。三是创作一部真正反映百姓生活的优质都市剧,需要深入的生活观察和深厚的艺术积淀,这需要相对较长的创作周期,正如当年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而目前影视剧创作总体较为浮躁,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现象尚未得到充分改变。

其实,除去霸道总裁和富家千金之外,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同样是都市生活的主人翁。他们才是最值得书写的充满生活智慧和生命能量的大写的人。为此,各方应该共同努力,扭转目前的创作现状。一是创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沉住气、潜下心来搞业务。要寻找烟火人间里的真感情,发现平凡小事中的正能量。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让百姓生活成为都市剧创作的主阵地。要在选题规划、剧本创作、班底组建等方面营造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创作环境。三是播出平台要给予表现百姓生活的优质都市剧更多播出渠道和空间,要注重项目推介和观众引流,让有生活质感、有生命力量的故事和人物真正走进观众心田。

(节选自杨洪涛《都市剧不应脱离百姓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一部反映都市女性自我成长的剧作口碑不佳,主要原因是创作者闭门造车。
B.剧中有的角色声称是工薪阶层,却开豪车、穿名牌,这与真实的百姓生活相距甚远。
C.创作优质都市剧,需要深入生活,而某些创作者沉醉于安逸生活和既有成绩之中。
D.播出平台给予优秀都市剧更多播出渠道和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当前创作现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思路清晰,颇有条理。
B.文章连用四个“有的”列举某些都市剧脱离百姓生活的现象,可谓淋漓尽致。
C.文章运用“几乎”“主要”“似乎”“较为”一类词语,使内容表述准确并且严密。
D.文章末段从三个角度指出了让都市百姓生活成为都市剧创作主阵地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个别创作者由于创作格局太小,所以就把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故意排除在剧外。
B.“霸道总裁爱上我”等创作套路颇受目标观众青睐,使某些创作者主动入套。
C.《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凭借其较长的创作周期,赢得了观众的良好口碑。
D.有关部门若缺乏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都市剧创作很难表现真实的生活。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道德经》)

②100亿或200亿年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我们的这个宇宙。

③在那次巨大的宇宙爆炸中,宇宙开始了一种至今从未停止的膨胀。当空间扩展时,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随之膨胀并迅速冷缩。产生爆炸的原始火球的一部分辐射进入红外区和射电区。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探剧到这些宇宙本底辐射,它们来自天空各处。在早期的宇宙中,太空是灿烂辉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太空的结构继续膨胀,辐射停息了,太空变得黑暗起来了,就像今天这个样子。

④早期的宇宙充满了辐射和最初由氢和氨组成的充实的物质团,这些物质团是由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中的基本粒子形成的。慢慢地,少量而不均匀的气囊开始增大,巨大而轻薄的卷须状气态云形成了,一群群发出隆隆响声的、缓慢旋转的物体,平稳地发着光,然后形成了含有亿万个闪光点的各种天体。宇宙中最大的可辨认的结构——星系——就这样形成了。

⑤宇宙中的恒星和星际物质会产生引力坍缩,因为角动量守恒原则,初生星系的旋转便不断加快。有的星系变平,在离心力不能抵消重力的地方,沿着自转轴把自己压扁,这样就变成了第一批漩涡星系,即一种在广袤太空中快速旋转着的轮状物质。其他一些引力较弱或自转初速度较小的原始星系只稍微变平,结果变成了第一批椭圆星系。因为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这些简单的自然定律在整个宇宙都一致不二,所以宇宙中有相类似的星系存在,就好像用同一个模子冲压出来的一样。为地球这个微观世界中的自由落体和花样滑冰尽力提供理论根据的物理原理,造就了宇宙这个宏观世界中的种种星系。

⑥在新生星系里,小得多的星云也经历了引力坍缩,内部温度变得非常高,激发了热核反应,第一批恒星也就形成了。灼热而巨大的年轻恒星迅速演化,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很快就会形成超新星。超新星在辉煌的爆炸中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后,将热核尘埃——氨、碳、氧和种种较重的元素——还原为不断生成一代代新恒星的星云。大量早期恒星的超新星爆炸,在紧邻的气体中产生了连续重迭的冲击波,挤压着星系间的媒介物质,从而加速星系团的形成。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也许已经以各种规模促成了物质的增大,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即开始了对大爆炸产生的气体物质的凝缩进行分类: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还有最终出现的生命,包括人。

⑦今天的宇宙充满各种星系团。其中有些只是几十个星系毫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集合体;而被亲切地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团只包含两个还算大的星系,即两个漩涡星系——银河系和M31;很多星系团则大到含有数以千计的相互吸引旋转的巨大星系群。有些星系团中的成员星系是按球面几何体排列起来的,它们主要由椭圆体组成。其他那些以更无规则的几何体排列的星系团,拥有相当多的旋涡形和不规则形的星系。星系碰撞的结果,改变了原始球状星系团的形状,同时可能促进从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的演变。

⑧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几十或几万个集体运动点进行数值实验,每一动点代表一颗恒星,每个星都处在其他诸点的引力作用之下。实验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由于一个星系主要是空虚的,而且各恒星间的空间距离又很大,所以恒星就像子弹穿过蜂群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星系的外观会发生严重的变形。一个星系对另一个星系的直接撞击,能使该星系的绝大多数恒星流入星系际空间,这样,一个星系就瓦解了。当一个小星系在正面撞上一个较大的星系时,它能产生一个最壮丽罕见的不规则星系,一个跨度达数千光年宽的环形星系,反衬着星系际空间的天鹅绒背景。它是星系池中一种飞溅、崩裂瓦解后的恒星的一种暂时的外貌,一个被拔除了核心的星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周秋麟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探测到从天空各处散发出来的宇宙本底辐射。
B.星系的形成需漫长的过程,最初由氢和氨组成充实的物质团,接着产生了气态云,形成了各种天体,进而星系得以形成。
C.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宇宙中产生了类似的星系,地球上的一些现象也能证明这些物理原理。
D.宇宙中充满各种星系团,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各不相同,星系的碰撞将使星系团由椭圆形往旋涡形和无规则形演变。
5.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与文中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契合点,所以卡尔·萨根才加以引用,也可见中国哲学的科学性。
B.文中“恒星像浪子一样,毫不在意地挥霍其氢燃料资源”“宇宙演变的史诗已经开始”等语言生动形象,且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C.初生星系最终形成漩涡星系还是椭圆星系,主要由其引力大小和自转初速度决定,后一种情况往往引力较大,自转初速度较快。
D.据实验推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恒星就像子弹一样毫不费力地互相穿越,因为星系中各个恒星之间的空间距离通常很大。
6.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老子名言“周行而不殆”的道理?请简要说明。
2022-06-2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的海燕

刘白羽

我乘船驶近“海四”采油平台,船泊在平台脚下,我向上仰望,这时吸引我注意的是高高平台顶上红色的吊车伸出长长铁臂,吊着十几吨沉重的东西,在海上高空旋转,而坐在司机舱里的竟是一个小姑娘,她在天风海啸之中舒展身手。当时,在我脑际立刻出现一个勇敢的、自由展翅飞掠的海燕的形象。

这天深夜,我站在采油平台上,扶着栏杆嘹望。这是一个海上月明之夜,皎洁的银光洒在万顷波涛之上,随着浪花起伏,有如亿万明珠在闪烁跳荡,只有平台高处的一炬火光把眼前的海面照得一片通红。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的胸襟非常开阔,我的驰思非常遥远,我在采油平台上认识了十六岁的女吊车司机胡小燕,她使我想起尘土飞扬的大路上,灯光闪烁的钻井边,狂风暴雨中,炎炎赤日下,在会战的千军万马之中,我看到多少这样年轻的人,成群结队,唱着笑着前进着!

他们似乎正以活生生的行动回答我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那样年轻就已经承担起巨人般的非凡工作?

采油队副队长丁淑梅说:在烟尘飞舞、钢铁轰鸣之中,如果人们只看到艰辛和危难,那是不对的。要知道,我们的人是怀着一颗火热欢乐的心而战的。“人说会战苦,我说最幸福。”这就是小青年们豪迈的声音。“海四”采油平台上处处热情洋溢,朝气蓬勃。开始开发海上油田时,人们出海是有顾虑的,可是一种作为海上第一代采油工而自豪的心情,什么海上“危险”啦,“孤单”啦,都冲垮了。她们真正树立了以平台为家的思想感情。

采油队副队长丁淑梅是一个高大个子,精力充沛、满身油垢、扎着两根小辫,圆圆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二十四岁女青年。她现在已经确确实实成为中国第一代海上采油工,成为驾驭大海的能手。丁淑梅,哪里工作困难就出现在哪里。海雾潮湿,钢铁容易霉锈,在一次除锈刷漆会战中,她看到采油井房顶喷漆艰苦,立刻就钻进又闷又热的井口房去。在干部带动下,一个青年工人悬空坐在托盘上喷漆,底下海水滔滔,头上烈日如火,她浑身上下汗水淋漓。她们严细认真地打下这个大会战。丁淑梅劳作一天之后,每天晚上都收听中央电台广播,连夜把重要的社论、新闻复写出来,一清早发给每个人。队上的人都说丁淑梅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咱们的贴心人”。

傍晚,我在高悬海空的栈道上散步,海霞如火,海风轻拂,这时栈道上路灯通明。“这是海上的长安街啊!”在这里我遇到名副其实的“铁姑娘”地质工敖利华,她那圆滚滚的身体就像个铁疙瘩。我指着长长伸出海空的“风火台”铁梯问她:“能上吗?”她含笑点点头说;“能,我们没事就爬,现在我一口气能爬到顶。”海天茫茫,爬到顶,真是腾云驾雾呀,而她们在大海之上就是这样腾云驾雾展翅飞翔的啊。

…………

当我迈上“海四”平台的桩架,就有一只手伸下来拉我,手厚实,我抬头一看是个四十岁上下的“老石油”,脸晒得黑黑,闪着朴实的微笑。攀上铁梯爬上平台,我才知道这是采油队老队长顾金元。他做事很多,说话很少,看着这批活蹦乱跳的女采油工,他总是笑嘻嘻地说:“这些小丫头!干起活来可泼辣呢!”那天下午我们偶然讲一句,“你们在海上自己组织些晚会嘛!”老队长一声没响就张罗开了。傍晚时间,我们从窗上看见红色吊车轻快地把一只救生艇降落海面,我看船尾上坐着的是丁淑梅。快艇突突响着朝附近一个采油平台驶去,陪我们来的人说:“小丁找队伍去了!”六月二日,这是海上难忘的一夜呀,宽敞的饭厅里灯光雪亮,除了当班值勤的,全队人一排一排坐在那里,一个海上晚会开始了。年轻的男女工人唱歌、跳舞、朗诵诗,非常精彩动人。这时茫茫大海啊,都为这嘹亮的歌声停止喧哗。晴朗的夜空啊,都为这轻捷的舞蹈而闪亮笑眼。我寻觅顾金元,我见他坐在边边的一只木凳上,他笑得两眼眯成一道缝,他一次又一次快乐地鼓掌,为这些年轻的战士而感到自豪。这一景象正说明:为什么她们这样年轻就已经承担起非凡的工作,在海上大显身手。因为她们是由一批久经风霜考验、久经战斗锻炼出来的老骨干带着飞啊,飞啊,而她们就在艰苦斗争的锻炼里高举起大庆精神火炬,他们很快就独立飞翔起来了。这使我想起高尔基《海燕》中最后一段话:

那是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面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家叫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们这些年轻战士,正是这样在狂风暴雨、怒海狂涛中欢乐飞翔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仰望的视角勾勒高耸平台顶上吊车司机舱里的小姑娘形象,突出其天风海啸中舒展的英姿,一个“竟”字突出惊叹、赞赏之情。
B.文章既刻画了胡小燕、丁淑梅、敖利华、顾金元等石油工人的形象,又描写了采油队全队人的精神风貌,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突出文章主旨。
C.“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咱们的贴心人”这些队上的人的评价,间接表现了采油队副队长丁淑梅身先垂范、与大伙打成一片的可贵精神。
D.文章用不少笔墨描写“老石油”顾金元的肖像、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意在突出老骨干对年轻人的引领作用,揭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主题。
8.本文以“飞翔的海燕”为题,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9.有评论家认为,刘白羽的散文具有激流勇进的壮美风格,试简要分析这种激流勇进的壮美风格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6-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广明元年春二月,左拾遗侯昌业以盗贼满关东,而上不亲政事,,专务游戏,赏赐无度,中人田令孜专权无上,天文变异,社稷将危,上疏极谏。上大怒,召昌业至内侍省,赐死。上善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蒱博,无不精妙。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鹅一头至直五十。尤善击毬,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毬进士举,须状元。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上笑而已。度支以用度不足,奏借富户及胡商货财,敕借其半。盐铁转运使高骈上言:天下盗贼蜂起,皆出于饥寒,独富户、胡商未耳。乃止。高骈奏改杨子院为发运使。三月,淮南节度使高骈遣其将张璘击黄巢,屡捷,卢携奏以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骈乃传征天下兵,且广召募,得土客之兵共七万,威望大振,朝廷深倚之。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饶州克之巢走以诸葛爽为北面行营副招讨。五月,以汝州防御使诸葛爽为振武节度使。黄巢屯信州,遇疾疫,卒徒多死。张璘急击之,巢以金啖璘,且致书请降于高骈,求骈保奏。骈欲诱致之,许为之求节钺。时昭义、感化、义武等军皆至淮南,骈恐分其功,乃奏贼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朝廷许之。贼诇知诸道兵已北渡淮,乃告绝于骈,且请战。骈怒,令璘击之,兵败,璘死,巢势复振。六月,黄巢别将陷睦州、婺州。庚戌,黄巢攻宣州,陷之。秋七月,黄巢自采石渡江,围天长、六合,兵势甚盛。淮南将毕师铎言于高骈曰:朝廷倚公为安危,今贼数十万众乘胜长驱,若涉无人之境,不据险要之地以击之,使逾长淮,不可复制,必为中原大患。骈以诸道兵已散,张璘复死,自度力不能制,畏怯不敢出兵,但命诸将严备,自保而已。

(节选自《通鉴记事本未·黄巢之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绕州/克之/巢走/
B.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绕州/克之/巢走/
C.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绕州/克之/巢走/
D.夏四月/张璘渡江击贼帅/王重霸降之/屡破黄巢军/巢退保饶州/别将常宏以其众数万降璘/攻绕州/克之/巢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拾遗,古代官职,取拾遗补缺之意,隶属谏诤机构,类似监察部门。白居易、杜甫曾担任左拾遗。
B.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等,我国最古老的球类运动,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相当于今天的足球。
C.缗,本意指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钓鱼绳,旧时一千枚铜钱用绳穿一起,称一贯或一缗,借指钱财。
D.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古代官府用以晓喻或责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昌业认为当下盗贼横行,皇帝不理朝政,喜欢玩游戏,赏赐没有节制,官宦专权祸国,社稷危殆。
B.转运使高骈奏请皇帝撤销富户、胡商将一半财产借给国家的诏令,后来又请命进攻黄巢,屡战屡胜。
C.黄巢军队遭遇瘟疫且被张璘急迫攻打,便以金钱引诱,请求归降,而高骈想抓获黄巢,便暂时应允。
D.毕师铎认为应该占据险要之地抗击黄巢军队,不能让他们跨过长淮,而高骈心生胆怯,未敢轻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
(2)贼诇知诸道兵已北渡淮,乃告绝于骈,且请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北风行(节选)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注】①轩辕台,乃黄帝轩辕氏与蚩尤战于涿鹿之处。遗址在今河北怀来乔山上。②鞞靫(bǐng chá):箭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停歌”“罢笑”“双蛾摧”等细节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
B.“金鞞靫”一句,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文字和箭袋来寄托情思。
C.末二句烘托出悲剧气氛,与白居易《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雄奇豪放,语言夸张,意境壮阔,情感强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的风格。
15.“每一朵小雪花中心都写着各国代表团的名字,小雪花汇聚成了一个大雪花,全场瞬间进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如诗意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这句解说词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又翻出新意,请谈谈创新点在哪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