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19-02-15 4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cén)       玉(zhuàn)       (fǒu)          洿(kuā)池
B.()盛            (shénɡ)池       (duó)          (chuānɡ)百孔
C.(yuè)          (jiǎn)驴        (è)             (yáng)序
D.(xiāo)腾        (shānɡ)       恣欢(xuè)       yuān
2019-0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徘徊          贮立          缴文          九垓
B.次第          摄服          坟冢          凫雁
C.戊楼          暗然          痊愈          驿墙
D.芦荻          降幡          枳花          咫尺
2019-02-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函陵                              而相如叱之
B.填然                              乃使其从者
C.且庸人尚                       大王必欲
D.而后乃今将图                    封郑
2019-02-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榆枋而止(触、碰)                            安帝闻衡善术学(素常)
铁锁沉江底(寻找)                              灭烛光满(可怜)
B.中有柱,傍行八道(大)                      封之(匣子)
强秦之欢 (违背,触犯)                         手把文书口称(皇帝的命令)
C.公府(征召)                                   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严)                       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
D.不欲与廉颇争(位次)                         竟夕起相思(通宵,整个夜晚)
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                           知奸党名姓(暗中)
2019-02-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无礼于晋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          无信,不知其可也
C.还也                                        秦王恐破璧
D.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019-02-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夫晋,何厌之有                    自典籍所记,未之有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若属皆且为所虏
2019-0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而燕国在见陵的耻辱也除掉了。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我认为穿上布衣来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汉安帝常听说他喜欢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第二次迁升为太史令。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译文:现在我来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宫殿上接见我,礼节上态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宝玉,把它传给妃嫔看,来戏弄我。
2019-0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传》中有“通五经,贯六艺”,“六艺”指的是赋、比、兴、风、雅、颂。
B.《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C.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指交还官职,辞官退休。
2019-02-12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

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

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加强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马慧茹 冶进海《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
B.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C.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
D.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很难真正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
B.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
C.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
D.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
B.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应用。
C.缺少媒介素养的人,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也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
D.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郸,置酒高会,请躬及武等,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武由是归心。

及谢躬诛死,武驰至射犬降,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为欢。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武独殿,还陷阵,故贼不得迫及。

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十三年,增邑,更封郇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合四万人击之。羌乃率众引出塞,武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余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后汉书·马武传 》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B.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C.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D.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
B.增邑,指增加食邑。食邑是卿大夫的封地,因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D.显宗,本文指东汉明帝刘庄,“显宗”是他的谥号,“明帝”是他的庙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武生逢乱世,择木而栖。他在王莽末年先跟随三老起义,后进入绿林军与汉军会合,在更始帝手下担任侍郎、振威将军。最后驰奔到射犬投靠刘秀。
B.马武熟悉军事,战功卓著。他率军在北屯攻下曲阳,防御匈奴。显宗初年,他率部众引兵出塞,追击西羌到东、西邯,斩敌四千六百人,俘获一千六百人。
C.马武胸怀豁达,敢说真话。经常醉后在皇帝面前当面折损同僚,评论他人的长短,没有什么避讳和顾忌的。光武帝故意放纵他,把这作为笑乐之事。
D.马武追随刘秀,忠心不二。刘秀让马武率领旧部屯守邺城,马武不愿去,光武帝赞许他的心意。刘秀在慎水战败,马武独自殿后,保护刘秀撤退。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世祖拔邯郸,置酒高会,请躬及武等,因欲以图躬,不克。
(2)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
2019-02-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6.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景为实,写梦为虚,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 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 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 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 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17.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9-02-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8.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陈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塞山怀古》中运用对比手法既描写了失败者的形象,又让我们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房兵曹胡马》中运用虚写(抒情)表现马所向无前,超越任何险阻,值得信赖的本领和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进酒》中表现诗人藐视富贵利禄,无法改变怀才不遇现实的激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

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要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

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

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

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

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

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

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

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
B.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C.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D.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
20.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与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1.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8-11-01更新 | 136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名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一次教育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九、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      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22-11-04更新 | 843次组卷 | 8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分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啃老族,作为青年中的边缘群体,近年来广受关注。近日有政协委员披露,在上海目前登记的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已经达到了29%。可见,在大城市中,啃老一族为数不少。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02-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70.6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80.65文学常识综合  天文历法  文史典籍选择题
22-2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表达准确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二、文言小题
6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9-110.85时评
19-21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四、文言文阅读
12-150.65范晔(398-445)  《后汉书》编撰  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16-170.65其他清代作家  诗
六、名篇名句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5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