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15032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向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苏轼主张书法“自出新意”最重要,以其著名的《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幻,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等,都是信手拈来,毫无做作之迹。然而即使是这样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太一样。《黄州寒食帖》充满强烈的个性,整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兰亭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各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风韵。

(节选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云流水B.变幻
C.信手拈来D.即使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与上句对仗最恰当、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A.笔圆而韵胜B.豪放寓婉约
C.刚健含婀娜D.意造本无法
19-20高一·浙江·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双11”,不少平台都把直播带货作为增加用户、带动销量的发力点。专家指出,运用“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主播们的卖力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直观的__________,刷屏的评论,也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不过,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     )。据中消协统计,消费者反映的“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____________存在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_________,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为此,中消协提示,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____________。要尽量选择正规平台且具有专业选品团队的头部主播,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时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秒杀”等气氛所感染,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               涉嫌               鱼目混珠               精打细算
B.呈现               涉嫌               货不对板               量入为出
C.表现               涉及               货不对板               量入为出
D.呈现               涉及               鱼目混珠               精打细算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暗藏一些消费陷阱
B.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暗藏一些消费陷阱,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
C.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D.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台通过“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使消费者对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B.运用“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C.通过“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使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平台“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021-03-18更新 | 11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性的批判是深刻的。但是,理性的批判常常拘囿于理论或学术的范围。(甲)思维的变换已经完成,逻辑上的反驳已经结束,这一切却久久无法实现于人们的实践领域。面面俱到的辩证分析和不偏不倚的许多周全考虑,是本质的智慧的,主要不是实践的。因此,那些激进分子已经开始把深刻看成烦人的束缚。相对地说,亵渎      是肤浅的。(乙)但亵渎富有集聚愤怒情绪的功能,并且迅速使之转化为激烈的动作。肤浅的明朗倾向才能更易于为大众所普遍接受。

(丙)不管怎样估计亵渎的意义,我们都该看到这种方式所具有的危险性。亵渎是一种破坏,但是这种破坏往往难以彻底。亵渎一时之间可能撕去对方的道貌岸然,而      的清算却非其所长。某些时候,亵渎还可能     一种投机心理:一些文化上的先锋斗士以亵渎向权威挑战,而另一些流氓无产者则可能模仿如何以起哄邀取名声。

(丁)总而言之:在许多情况下,亵渎乃是一柄利弊并存的双刃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     往往     刨根究底     诱发
B.显而易见     常常     刨根究底     引发
C.不言而喻     往往     追根溯源     诱发
D.不言而喻     常常     追根溯源     引发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面面俱到的辩证分析和不偏不倚的周全考虑,在本质是智慧的,主要不是实践的。
B.面面俱到的许多辩证分析和不偏不倚的周全考虑,是本质的智慧的,主要不是实践的。
C.不偏不倚的辩证分析和许多面面俱到的周全考虑,是本质的智慧的,主要不是实践的。
D.许多不偏不倚的辩证分析和面面俱到的周全考虑,在本质上是智慧的,而不是实践的。
3.文段中画直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2022-02-27更新 | 15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眼前是一条(湮没/隐没)于高草中的水道,宽度似乎刚容得下一条小船通过,伸手可触到岸边湿漉漉的树根。两岸茁壮的竹林、茂密的苇丛,①________。竹叶扶疏,树影婆娑,水气缭绕,不禁让人遐想,如果是落英缤纷的春天,在这样的水流中漂泊,该是怎样惬意和妙曼。偶有几株高昂的松树,突兀地立于高地,透出一种桀骜不训的骨气。船儿(径自/径直)往前,阵异香袭来,只见一棵棵有着百年树龄的古香樟树依次伫立在水边,②________,一下子幽暗下来。在那段悠长的航道里,小船贴着盘根错节的树根和厚实湿润的青缓缓滑行,天空消失在树里,水巷消失在树荫里,那一刻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水路渐宽,船过浪涌,漫过了泥岸的水线,又缓缓退去。船上发动机的声音然而止,像是屏息静气一般,船身无言地滑过,水面静寂无声。船声复起,船儿在水面上划出长长的弧线,前方豁然开朗,(视线/视力)所及,一片连天的碧水,饱满得像要溢出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惬(qiè   水气缭绕B.(tái)   落英缤纷
C.(guān)   桀骜不训D.(gā)   盘根错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湮没   径自   视线B.湮没   径直   视力
C.隐没   径直   视线D.隐没   径自   视力
3.依次填入文中两处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B.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C.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D.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2020-10-12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