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词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冰的坍塌不只是冬的风景,更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壮丽图画。

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日又推到湖那边儿。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它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冰块,渐软渐松渐小……湖边,那些去年的枯苇棵里,一些又尖又硬的苇芽,破土而出,你真惊奇,在这之前,它们竟逃过你细心的留意,如今,有的地方竟已成片了,愈看愈多愈密愈绿……一旦发现即已充满咄咄的生气了!

这分明预示着,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相同的一项(     
A.我们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的力量,迅速北上抗日,一般不和敌人硬打。
B.刘老太爷此时正在大厅吃酒谈笑,可心中却别有一般滋味。
C.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的切口。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2.请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浦富兴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已经不好好说话了:本来只作为标点符号而依附于文字的句号和问号,被我们拎出来单独成句;本来只作为连接号出现的波浪号被我们用来放在句尾;好好的一个字,非要把它拉长了写成彳 亍不可

早在1962年,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工内就提出了言语交际中存在一种经济原则:②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佳的交际。尤其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都在高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一切,于是我们的交流就变得十分注重效率。③只要不妨碍沟通,我们在键盘上的操作就可以尽可能地简化,这就是因此连标点符号都被我们赋予了特定内涵的原因

        ,在实际的聊天中,我们似乎会有意地去违背这种尽可能少打字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在1983年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此,他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学中的重要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尽量为他人考虑、多夸奖他人,为了对方的面子可以不惜贬低自己。

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礼貌原则,其原因也同遵循经济原则一样,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同的是,经济原则是通过提高交际效率而直接给说话人带来节省时间精力的好处,而礼貌原则是通过给对方留面子——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这样一个间接的过程给自己带来好处。于是,在日常交际中,经济原则常常让位于礼貌原则。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在和刚刚加到微信的朋友打招呼时,在你好后面多加一个波浪号,让整个句子变得更加活泼友好~

不过,利奇这项四十多年前的研究显然没有考虑到今天的网友之间聊天的情况。我们打出满屏的哈哈哈,显然不是为了礼貌。在2020年5月底,阿根廷语言学家发表了一篇名为Hahahahaha,Duuuuude,Yeeessss的论文。文章提出,这种把一个词(音节)重复很多遍的行为,       是一种强调。这种行为在正式的书面语言和词典中非常少见,但在社交媒体中却被普遍应用。虽然这篇文章分析的是英语单词,但这种重复即强调的表达方式同样适用于中文。当只发一个哈哈哈不足以表达我们热烈的情感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多发几个;随着问号的增多,我们表达的疑惑也在加深;为了强调自己的不满,我们可以放弃敲一个×就能打出来的        多敲五下打出chichu“彳 亍

这种把一个词拉长、       重复这么多遍的行为,仍然没有违背言语交际最基本的经济原则——毕竟,在键盘上敲出满屏的哈哈哈,也比打出哇真的好好玩我真的有在笑并且快笑背过气了省事多了。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要坐那么长一段路的车,多遇上几个红灯,她就非迟到不可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不可
C.翻开那时候的小说来看看,已经有很多词语非加注不可了。
D.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2.下列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A.不过     实质上     进而     以致B.不过     原则上     进而     甚至
C.然而     实质上     转而     甚至D.不过     原则上     转而     以致
3.序号①至⑤的句子中有两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中提到,“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网上聊天作为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语言状态,也常常不遵循文法。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5.阅读下列《雷雨》选段: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李华根据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提出应该把“你是谁”修改为“请问你是哪位”,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从人物性格、戏剧语言、情节冲突等角度中任选其二,说明你的理由。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物流,物的流通。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商品意识淡薄,谈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中国古代虽没有物流的概念,但并非没有物流的工具。从古诗词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诗应是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中几句读者 A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处之,便是物流运输的工具,那时最快的是马。官方的快递小哥骑着快马,从南方出发,一路向长安(今西安)疾驰。按彼时的运输条件,纵然八百里加急,杨贵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鲜活食品,也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想第一时间尝到南方的新鲜果蔬,纵是垂涎三尺,也 B

胃口无法满足,情义又何尝不是?②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读者仍然熟悉。③家书自然指亲人之间互报平安的信件。④一封信,何以能值万金?有文学夸张的成分,更因为战争,驿路不畅,信送不出去,也送不过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望眼欲穿却听不到亲人的消息,便会 C 其实,即便没有战争,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走不了官方的快递渠道。邮驿属于官方机构,传递官服文书、军事情报,民间书信,搭不上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即”与文中加点的“即”,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无他人帮忙,我也能如期完成。
B.出发在即,请你再检查一下行李。
C.他总是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D.你要先改变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7日内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具有表意特点,造字的构形取象一般来自造字者身边所及的事物。民俗作为人们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造字者最多的身边所见,所以汉字的构形难免留下民俗基因的印记。总体来看,大致可以通过形象、义符和声符所含信息来呈现。

在字形隶变发生以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构形是通过对物象的描摹而形成的,如“为”字的篆文作“豪”形,像“爪”(人手)牵着“象”,蕴含上古时代中原地区民众“役象以助劳”的生产习俗。

随着汉字构形图像性的消退,用文字自身意义来表义的“义符”逐渐增多,因此,民俗基因在晚出的文字中常常。这里的“义符”包括会意字的表义部件和形声字的义符。比如,始见于秦简中的“郵(邮)”字是由“垂”“邑”合成的会意字。《说文解字》:“垂,边也。”“邑,国也。”二者合起来表示“境上”的“行书舍”(传送书信的客舍),蕴含着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驿站型传信方式的习俗。

汉字构形中的声符所示语源也蕴含着民俗。例如,“婚”字,从昏声,之所以用“昏”作声旁,是因为古代有抢婚习俗,,所以“婚”的音义来源于黄昏的“昏”。

1.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从下面四个字中任选两字,分别谈谈它们的构形及其蕴含的习俗信息。

(美)          (男)          (社)          (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择端有胆魄, A ,而且是12世纪全世界的最大城市。当然会有人说他笨,说他只是一个老实的匠人, B 。一个真正的画家,不应该是靠规模取胜的,尤其中国画,讲的①是巧,是韵,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都能牵动一个人内心的敏感。艺术从来都不是靠规模来吓唬人的,但这要看是什么样的规模,②如果大到了描画一座城市,那性质就变了。 C ,不过是石头的反复叠加而已,但它从西边的大漠一直铺展到了东边的大海,规模达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那它就是中华民族一部伟大的作品了。张择端是一个有野心的画家,③《清明上河图》证明了这一点,铁证如山。他精心描绘的城市巨型景观,④并非只是为了炫耀城市的壮观绮丽,也是为了安顿自己心目中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浩荡的人海。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两个逗号不能改为顿号。
B.②句必须在“城市”后加上“的程度”。
C.③句中“这一点”指代“张择端是一个有野心的画家”。
D.④句中的“只是”和“也是”不能互换位置。
2024-05-26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分,是一年中昼夜长的两天之一。所谓“分”,指昼夜平分。《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之前,夜长于昼;春分之后,昼长于夜。时入春分,昼日渐长,阳气渐盛,宣示着大地彻底告别了___A___的严冬,洋溢着温暖与活泼的___B___的春天则正式来临。对于以农耕为事的中国古人来说,春分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节点。

)在民间,万象盎然的春分,正是忙春耕的好时节。()春回大地,万物阜盛,()农人们也到了忙碌的时候。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春分当天送春牛图的习俗。()所谓春牛图,是一种绘有黄牛耕田图样的日历,将春牛图贴在家中后,人们___ C ___,准备用春日的耕耘开启一年的收获。吃春菜、喝春汤也是春分的常见活动,新鲜可爱的当春菜蔬,带来浓郁的春意,引箸举杯之间,恰是春光洋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等”与文中加点的“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正襟危坐等着客人的到来。
B.饮鸩止渴的近义词有饥不择食等。
C.商场不应把名牌与普通产品等量齐观。
D.用人时应完全打破等级、门户之见。
3.“民歌里也唱道:‘二月惊蛰并春分,耕田种作乱纷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2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风景、美食、民俗等各不相同, A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①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同比增长34.3%;②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47.3%。③人们出游意愿不断增长,④南北文旅行业交流也不断增进。⑤这不仅能让游客产生新鲜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异域风光,⑥也能助力更多地方提升人气,活跃文旅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升级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被动接受式的到此一游,更加青睐深度体验、主动参与的沉浸式旅游。各地文旅行业顺势而为、积极创新,推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如何变流量留量?答案无他, B 。面对游客的涌入,哈尔滨市政府和群众用真诚换真心,开启宠游客模式。冻梨切块摆盘、冻草莓按个卖、广场上建起了温暖驿站……无论是此前淄博烧烤的出圈, C ,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优质文旅产品,还需政府在监管和服务上用力、从业者在产品设计和品质上用心、市民在理解和参与上用情。携手同心、形成合力,才能获得游客认可,实现口碑传播。面对机遇,扎扎实实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哈尔滨”“淄博被人们看见,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情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意思是匆忙、粗浅地了解事物,在文中用以表达目前消费者不满足浅尝辄止的旅游,更倾向于参与感强的旅游。
B.顺势而为,意思是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在文中指文旅行业敢于抓住时机,可替换为“顺理成章”。
C.留量,使用仿词的修辞手法,意在生动形象说明各地文旅行业长足、持续发展是目前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D.哈尔滨,使用借代的手法,指只要文旅行业用真心做好服务工作,各地都可以和哈尔滨一样实现旅游爆火。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3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也许在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家可以唤起全村人集体回忆的早餐店,油条豆浆的官配,榨菜丝儿搭一清粥,腾腾的热气儿熨煨心肠肺腑。

我们的村子也有一家叫人      ①     的早餐店——阿康馒头店。店门口虽没有悬挂招牌,但无形的牌匾却直接刻在全村人的心里:吃馒头,去阿康家。一座复式砖木结构的二层老宅院,青瓦覆顶,绿植倚窗,楼上住人,楼下营生。还没转到这条巷道,在街角处就已经闻到香味,让人     ②      ,再走近点就能看到从窗棂中徐徐散逸而出的白水烟。敞口的花瓷碗里,糯米饭粒粒分明,晶莹剔透,再淋上一勺黄澄澄、汤料十足的香菇香干肉末汤,撒上切碎的脆口油条和葱花,只一勺入口,便化作通体的满足。紧挨着的是一桶豆腐脑,揭开木盖来,面滑如绸,色白如雪,如一件艺术品,不忍破坏。盛豆腐脑还大有讲究,要用平勺盛在碗内,碗中间的豆腐脑要像小山似的凸出,然后浇卤汁,从高处流向碗的四周,再加入紫菜、虾皮、肉末和一点儿葱花,鲜美嫩滑,爽口无比。还有浓郁的皮蛋瘦肉粥、金黄酥脆的大油条、人眼馋的甜油卵、现磨飘香的豆浆等,美滋味皆属上乘,恨不得坐下      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相同的一项(     
A.要是让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B.我们的行李让大雨淋湿了。
C.让我看,这件事算是成了。D.女排运动员们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面滑如绸,色白如雪”如改为“又滑又白”,表达效果有怎样的不同?
2024-05-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陀山在历史上 A 。春秋时,岛上已有人繁衍生息。唐朝廷在舟山群岛设立翁山县。明朝廷曾颁布“海禁”,以致人去岛空,普陀山一度成为弃地。之后,普陀山刚复兴,再度被觊觎已久的外敌侵占,众多器物遭洗劫。1939年,普陀山又遭日军入侵……这一切,普陀山收于心底。

普陀山不仅是自然奇山,更是文化名山,全山堪称一座文化艺术博物馆。当地居民对岛上的人文遗存 B ;有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神貌动人的石刻观音画像;有元朝五层十八米高、精雕细刻的多宝塔;有明朝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九条盘龙 C ,堪称雕家一绝……

气喘吁吁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云从海上升起,如波如潮,恍若仙女踏浪而来,在海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亦真亦幻。待一阵阵海风刮过,海天瞬间湛蓝如洗,渔帆浪涛映入眼帘,让人心胸变得辽阔。千步沙、朝阳阁、百步沙、紫竹林如涟漪般次第展开,可谓:门前海阔千层浪,屋后山高万叠峰。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的“收”与文中画线句中的“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下好了吧,看他怎么收场。
B.从飞机上鸟瞰,整个长江大桥尽收眼底。
C.今年雨水充足,早稻收得多。
D.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
3.请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加点词“如波如潮”“亦真亦幻”的表达效果。
2024-05-2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倒是真想见一见龙,相信自己见到了绝对不会落荒而逃。相反,我要定定地站着,①定定地盯着它的眼睛——想象里,它的眼睛里凝聚着一束冰冻的火,因了对视的热力,缓缓散放开,继而腾起熊熊烈焰……但是啊,龙,岂是说见就能见到的?

只能退一步,去见一见龙的影子。

龙的影子,自然也是龙——那从小村小寨、田间地头蜿蜒而来的龙,由人充当脚爪,忽而高昂,忽而低伏,忽而趔趄,忽而腾起。这些“脚爪”,都是一些黧面红心的人,他们粗糙的手执着手臂粗的木棍,一根根木棍支撑起龙的身躯,那撑起龙首的更不得了,须得三五人一起用力,就算是拽龙尾的,也非常不易,须是身壮力强的人。他,他们,这些用平凡之躯撑起整条龙的人们,在这一刻,随着龙的舞动,有了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什么东西呢?这世间有些东西注定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便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吧,他们有了比平常更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觉得疲累,他们不由自主地贯注了全部的精神,面上永远浮现着一种喝醉了似的笑意——他,他们,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在这一瞬间,获得了超脱于自我的神性,他和他们,成了龙的一部分。

龙在前进,在舞动。龙,越过了油菜花的金黄、小麦的青涩、桃花的粉红,越来越近了,②那想象之中的虚幻之物——不,是那从所未见的实有之神,无比真切地朝我走来了!

1.下列各项中的“但是”与语段中加点的“但是”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
B.虽然南国之秋有它特异的地方,但是郁达夫还是更偏爱北国的秋,故都的秋。
C.我们要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
D.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但是有些记忆经过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逝。
2.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均使用了破折号,请分析这两处破折号的用法与作用。
3.画波浪线句的“他,他们”和“他和他们”所指代的对象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请结合语境简析。
2024-05-2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