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9-23 207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只有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
B.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同一种元素呈化合态时的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D.有多少种元素就只能形成多少种单质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SO2(氧化物)B.碘酒(单质)C.HNO3(含氧酸)D.氯水(混合物)
单选题 | 容易(0.94)
3. 研究证明高铁酸钠()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请你推断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6B.+5C.+3D.+2
2020-09-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工业酒精、氨水均为混合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硫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D.MgO、均为碱性氧化物
5. 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液氧

苛性钠

胆矾

氧化铁

二氧化碳

B

冰水混合物

烧碱

氯化钠

氧化钠

七氧化二锰

C

84消毒液

氢氧化铁

石灰石

氨气

D

漂白粉

熟石灰

苏打

氧化钙

二氧化硫

A.AB.BC.CD.D
2020-09-22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6.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①、②、③、④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四种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2020-09-22更新 | 1735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
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
D.“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组成成分和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相同
2020-10-01更新 | 13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8.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
C.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D.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提纯和性质的实验图示中,正确的是
A.制备   B.渗析   
C.丁达尔效应   D.电泳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发生电泳B.血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发生聚沉
2020-06-04更新 | 1426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成都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1. 如表所示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HCl

Fe

NaOH


(1)第二组中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与第一组中所有物质都不反应,但与第三组中所有物质都能反应。
(2)第三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一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关于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均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B.微粒直径均在1~100 nm之间
C.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D.加入少量NaOH 溶液,只有MgCl2溶液产生沉淀
13. 如表所示,两种待鉴别物质属于同一类别,并且其溶液可以用鉴别试剂鉴别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试剂

A

、NaOH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A.AB.BC.CD.D
2020-09-2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14. 已知由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AgI胶体跟胶体混合时,会析出AgI和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该AgI胶体发生电泳时,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向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移动
B.该AgI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该AgI胶体带负电荷
D.该AgI胶体是化合物
2020-09-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到横线上。
a.丁达尔现象       b.聚沉        c.电泳        d.渗析
(1)一束可见光照射鸡蛋清蛋白溶液,可从入射光侧面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
(2)做实验时,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出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_____
(3)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原理是_____
(4)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其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然后插入两个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聚集陶土,阴极聚集氧化铁,其原理是_____
2020-09-23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16. (1)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 ②③硫酸 ④CaO ⑤ ⑨CO ⑩NO
其中属于盐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
(2)有关胶体的实验中:
①实验室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橘红色的硫化锑()胶体装入U形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证明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_____(填“正”或“负”)电荷。
2020-09-2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17.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全碳气凝胶”,也被称为“碳海绵”,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能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吸油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碳海绵”是理想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B.“碳海绵”放在水中会沉入水底
C.用激光照射“碳海绵”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碳海绵”净水原理与明矾净水原理相似
Ⅱ.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Fe(OH)3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原因是_____(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现象,你认为一天中最合适的时间是_____,理由是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现象有诸多不便,请设计一个你认为简单、环保且在家里能看到丁达尔现象的方法:_______
Ⅲ.由于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酸、碱、盐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分散质微粒时,胶体会发生聚沉;加热胶体,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吸附的离子受到影响,破坏胶体的稳定因素,胶体就会聚沉。已知豆浆里的蛋白质是带有负电荷的胶体分散质微粒,家庭制作豆腐时,用食盐或用硫酸镁都能使其凝固,请问哪一个效果更好?_____(填化学式)。
18. 种类多样的化学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氮   ②氧   ③钠   ④碳   ⑤铁   ⑥氯
(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线,下同)。(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没有列出)

选项

元素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

B

××

NaOH

NaCl

C

××

苏打

小苏打

D

××

××

E

××

HClO

NaClO


(3)①钠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NaOH、
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CO、
①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_____个(已知:)。
A.7        B.8          C.9        D.10
2020-09-2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3
填空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无机物质的分类
20.85无机物质的分类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0.94高铁酸钠
40.94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的应用
50.94分类方法的应用  无机物质的分类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0.9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70.85分散系概念  胶体的定义及分类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80.6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明矾的净水作用及原理
90.8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胶体的制备
100.94胶体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20.85胶体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30.65无机物质的分类  无机物的检验
140.6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二、填空题
110.85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  离子反应在化合物组成的分析、鉴定的应用
150.65胶体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60.85分类方法的应用  胶体的制备
170.8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80.65无机物质的分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