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安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1-20 1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学热点聚焦、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某研究小组利用鸡的红细胞制备出生物膜,用一定手段从细胞膜中提取出所有磷脂分子,将磷脂分子依次放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水—苯混合溶剂中以及水中,观察磷脂分子铺展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鸡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各种膜性的细胞器
B.空气-界面上的磷脂分子面积应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C.水-苯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会铺展成单分子层
D.水中磷脂分子会排列成尾部在外侧、头部在内侧的双分子层
2022-11-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2. 下图是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B.如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某激素的受体
C.如蛋白质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D.如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的影响,因为高温可以破坏肽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可以是激素、淋巴因子等信号分子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2022-11-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4. 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B.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
C.结构d为受体,激素b一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与受体d结合
D.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合成和分泌促胰液素的场所
B.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线粒体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场所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细胞代谢控制中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2)蓝细菌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3)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5)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后得出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的结论
(6)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器无膜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
C.该细胞器能产生水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2016-11-26更新 | 613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海拉尔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8. 溶酶体内的pH约为5.5,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如图是溶酶体参与细胞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的过程中均发生了膜的融合
B.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催化分解大分子物质
C.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其自噬作用可能会加强
D.细胞内少量溶酶体破裂会造成大部分细胞结构受损
2021-03-04更新 | 5495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2月一轮复习摸底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②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④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均能参与光合作用
⑤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⑥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⑦与其他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⑧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外膜、内膜及内膜向内折叠成的嵴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21-03-30更新 | 574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细胞核决定了伞藻伞帽的性状
B.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首次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说明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D.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联会的现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1. 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A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 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
B.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C.初始Ⅰ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
D.b点时Ⅱ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
2023-08-05更新 | 479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3. 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成分作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C.植物甲对水分子和Mg2+的吸收量不成比例,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Mg2+的量
D.植物乙根细胞膜上SiO42-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多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4. 高等植物体内的的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移动到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其中蔗糖从叶肉细胞移动到SECC的具体过程为: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一定方式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图1),再经膜上的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最后再从细胞外空间进SECC中(图2)。对此过程,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蔗糖由叶肉细胞运输至韧皮薄壁细胞的过程是通过胞间连丝完成的
B.蔗糖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至细胞外空间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蔗糖由细胞外空间运输至SECC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与野生型相比,H+泵功能缺失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将积累更多的蔗糖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5. 图甲为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血糖浓度下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滤过、重吸收及排出情况。已知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水分流失过多可能会导致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SGLT2为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若Na+/K+ATP酶活性下降,葡萄糖重吸收减少
B.若施加细胞呼吸抑制剂,会间接抑制SGLT2的功能,那么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C.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限,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细胞膜上SGLT2的数量有限
D.据图乙分析,当血糖浓度在0-2.3g/L时,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6.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H2O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甘油以扩散的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