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广东 高一 竞赛 2023-06-26 1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竞赛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热点聚焦、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叶酸亦称维生素M,分子式是。孕妇怀孕期间需补充叶酸,胎儿缺乏叶酸会发生神经系统缺陷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酸的元素组成与核酸相同
B.叶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C.根据其元素组成,推断叶酸可能参与氨基酸的合成
D.叶酸在人体内可以循环利用,除孕妇外的健康人不需要摄入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2. 蚕丝被贴身暖和、轻盈透气,是“健康绿色睡眠”的首选。下列关于组成蚕丝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
B.它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水产生
C.蚕丝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2023-06-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溶液蓝色变浅,此时若测定其吸光值可计算葡萄糖含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与待测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待测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待测样本的吸光值越高,葡萄糖含量越高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2023-06-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C21HXOYN4S2(﹣SH+﹣SH﹣→﹣S﹣S﹣+2H),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C.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4种tRNA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6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主要成分有胍盐(破坏病毒表面的蛋白质,暴露出待测的核酸)、酚红(酸碱指示剂)、双咪唑烷(杀菌作用)、无机盐(维持相对稳定的pH)等。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病毒核酸保存液由红色变成了黄色,保存液可能被细菌等污染
B.病毒核酸保存液中的无机盐保证病毒核酸在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C.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利于核酸检测和防止被其他微生物污染
D.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利于核酸检测时快速发现病毒及核酸降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亚显微结构,该结构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某些区域高度重叠的部位,彼此相互“连接”,但又未发生膜融合,通过MAMs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显微结构MAMs中一定含有C、H、O、N、P等大量元素
B.MAMs作为内质网和线粒体间的“连接”可进行信息的交流
C.线粒体结构异常可能通过MAMs影响内质网中蛋白质的加工过程
D.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都具有流动性,二者通过囊泡相互转换
2023-02-17更新 | 43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高三6月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庞贝病是由溶酶体中酸性葡萄糖苷酶(GAA)遗传缺陷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其患者细胞内糖原分解会发生障碍。科学家研制了艾夫糖苷酶替代疗法(Nexviazyme),与标准治疗方法补充GAA相比。艾夫糖苷酶替代疗法治疗后,与GAA运输有关的M6P受体含量增加约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GAA转运到细胞内溶酶体的关键途径是增加M6P受体的含量
B.正常肌细胞内,溶酶体酶的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
C.对比实验中,标准治疗组与艾夫糖苷酶替代疗法治疗组应分别选取健康人和庞贝病患者为实验对象
D.在庞贝影响肌细胞内,溶酶体内由于缺乏GAA导致葡萄糖不能氧化分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脂类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其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抗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疟原虫细胞的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约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B.青蒿素可能影响疟原虫的有氧呼吸
C.根据青蒿素的理化性质,推测其很容易进入细胞膜
D.检测疟原虫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将大鼠肝组织置于搅拌器中研磨,获得肝组织匀浆,然后检测匀浆中几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检测结果如图1、图2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后经主动运输直接进入溶酶体
B.搅拌器处理的目的是让细胞内的溶酶体相互分离,不要黏附
C.用0.25的蔗糖溶液作为提取液,溶酶体内的酶溢出量较少
D.溶酶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比核糖体出现的时间要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细胞可通过蛋白酶体识别和水解需要降解的蛋白质,如错误折叠蛋白、变性蛋白和不再需要的结构正常蛋白等,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酶体具有水解肽键的作用B.泛素标记蛋白质便于蛋白酶体识别
C.抑制细胞呼吸不会影响该降解过程D.该过程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光敏蛋白ChR2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且能接受光信号。科研人员将从绿藻细胞膜中提取的ChR2导入线虫细胞的细胞膜上,发现在蓝光照射时,大量阳离子会通过该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进而引起线虫肌肉强烈收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藻细胞合成ChR2的过程中有水产生
B.绿藻细胞膜和线虫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
C.绿藻中ChR2接受光信号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光照可为这些阳离子进入线虫细胞提供能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生物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体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内合成
B.核糖体大、小亚基均由rRNA及核糖体蛋白组成
C.该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核仁内的rDNA中
D.核糖体大、小亚基均在核仁内加工成熟后经核孔运出
2021-04-17更新 | 6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13.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通过NRT1.1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吸收的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改变细胞内外pH不会对的运输产生影响
C.NRT1.1只能特异性运输
D.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过程中,NRT1.1构象会发生改变
2023-06-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如图显示了丙酮酸(相对分子质量为88.06D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方式。已知线粒体外膜的孔蛋白可以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Da的分子自由通过。而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丙酮酸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不消耗能量
C.丙酮酸和H+(质子)能用同一载体协同运输,说明载体不具有专一性
D.H+两次过内膜的方式不同,一次是协助扩散、一次是主动运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嗜盐菌是一种光合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其质膜上的视紫红质介导H+的跨膜运输,在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即质子动力势。在质子动力势的驱动下合成的ATP可用于将CO2同化为糖,具体过程如图所示。①表示视紫红质,②表示ATP合成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质膜外侧H+浓度低于内侧
B.①所介导的H+跨膜运输是主动转运,该过程不消耗ATP
C.②是一种通道蛋白,在工作过程中其形状不发生改变
D.若使质膜的脂双层对H+通透性增加,ATP的生成量不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6. 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用某种酶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温度每升高10℃,酶活性即提高一倍
B.60℃时该酶还能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C.70℃时反应达到平衡前酶活性已丧失
D.10℃和90℃时产物量都很低的原因一样
2022-03-05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性催化谷氨酸分解为CO2γ-氨基丁酸。用缓冲液调至该酶的最适pH,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谷氨酸脱羧酶的催化反应,结果如图曲线②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pH、温度属于自变量,CO2浓度为因变量
B.反应30min后,酶浓度较低限制了反应速率的加快
C.若反应开始时增加50%的酶量,反应结果符合曲线①
D.曲线③的结果很可能是反应温度降低10℃后所造成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8.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能够在人的胃内生存,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尿素呼气实验是让受试者口服标记的尿素胶囊,尿素会在Hp产生的脲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通过测定受试者吹出的气体中有无判断是否被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在人的胃内生存是因为不适应强酸环境
B.脲酶在Hp的核糖体上合成,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脲酶能为尿素分子提供活化所需要的能量
D.感染者呼出的是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
2023-06-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骨骼肌线粒体Ca2+-ATP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转运到线粒体基质中。中等强度运动后,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2+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线粒体基质中Ca2+的含量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保持不变
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线粒体
D.骨骼肌的酸痛是细胞无氧呼吸导致丙酮酸积累的结果
2020-06-11更新 | 59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被驱赶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斑马鱼静止时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运动训练可升高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对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无显著影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1. 让一只白鼠吸入,体内首先出现含有的化合物是(       
A.水B.乳酸C.丙酮酸D.
2023-06-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2.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与白天相比,夜间小麦叶绿体中NADPH/NADP+的比值明显降低
B.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中ATP/ADP的比值明显升高
C.与气孔开放时相比,气孔关闭时小麦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明显降低
D.与有氧状态相比,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中NADH/NAD+的比值明显升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3. 研究发现在其他培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与正常供水相比,减少供水会导致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产生O2的速率会下降
B.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会升高
C.适当降低光照强度,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能不变
D.该植物气孔开度可能会下降
2023-03-14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卷(七)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4. 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022-06-09更新 | 1753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5.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和核膜重新形成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2022-03-29更新 | 90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6. “分离”是细胞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正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着质量浓度稍大于0.3g/mL的蔗糖溶液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两组中心粒在间期分离,着丝粒在后期分裂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囊泡与内质网分离,与高尔基体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2023-06-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7. 科学家把整个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同一时期的现象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昆虫产下一批卵后同时受精,会出现所有受精卵同时卵裂的现象,这是一种自然同步化;通过人工选择或诱导可使受精卵细胞都停在分裂中期,这是一种人工同步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次有丝分裂
B.根据裂殖酵母不同时期细胞体积和重量不同,采用离心法分离出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这是一种自然同步化
C.将DNA合成抑制剂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可让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期与S期交界处
D.细胞周期同步化后更有助于研究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在机制和影响细胞周期的外在因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8.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
2022-06-26更新 | 1849次组卷 | 126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9. 某细胞核DNA数量发生了2n→4n→2n的周期性变化,该细胞不可能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B.叶片表皮细胞C.人的肝细胞D.人的宫颈癌细胞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30.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星射线有重要意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中心体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B.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C.中期,染色单体在星射线牵引下分开
D.星射线的存在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
2023-06-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1.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产物积累引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铁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活性受到抑制时,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活性氧(ROS)大量堆积,从而引发氧化损伤导致细胞铁死亡;此过程中,线粒体发生萎缩、膜密度增加、嵴减少等重要且独特的形态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铁死亡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维持GPX4的活性有利于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
C.铁依赖的细胞死亡不利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
D.可根据线粒体形态学变化来判断细胞死亡方式
2022-11-25更新 | 533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2.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的病理性印记,与肌成纤维细胞(RB)的过度增殖,胶原蛋白持续分泌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B细胞在分裂中期可清楚观察到赤道板
B.RB细胞中特有的基因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C.RB细胞过度增殖一定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
D.促进RB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有助于缓解瘢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3.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
B.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
D.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4. 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其整个身体呈透明状,易于观察个体的发育过程。秀丽隐杆线虫的成虫总共有959个体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有131个细胞将通过凋亡的方式被去除,因此其常被用于细胞凋亡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衰老和成虫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
B.端粒学说不能用于解释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衰老
C.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凋亡是由特定基因调控的
D.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坏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5. 某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都相同
B.图中所示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
C.成熟红细胞丧失细胞核和细胞器等,与其功能相适应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新陈代谢速率和物质运输功能提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6. 施万细胞摄入血糖是通过胰岛素非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实现的。细胞内糖浓度随细胞外浓度变化而变化,当细胞内高糖环境形成后,导致线粒体正常氧化呼吸过程中断而产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变为活性氧自由基,并使相关基因的表达关闭,进而使Caspase(半胱天冬酶,又称细胞凋亡蛋白酶)激活,从而造成细胞凋亡,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施万细胞比正常人的衰老得更快
B.癌细胞可能与Caspase基因的突变有关
C.施万细胞摄入葡萄糖消耗的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D.人体成熟红细胞凋亡机制与上图不同
2021-06-15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下列关于病毒演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病毒NS1蛋白功能的进化是人体免疫系统对RSV病毒长期选择的结果
B.RSV的致病性越强,越有利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C.若RSV病毒种群锐减,则可能导致病毒遗传多样性下降
D.遗传漂变产生的演化,不一定更适应环境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8. 人工将某细菌接种在青霉素浓度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将存活的细菌接种到逐渐提高浓度的培养基中,可得到生长在青霉素浓度250单位/cm3的品系,图1和图2分别表示在青霉素浓度0.1单位/cm3和250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的接种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素诱导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B.本实验中有利变异积累起来了
C.培养基中的细菌发生了适应性进化
D.本实验模拟了自然选择的过程
2022-11-30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9. 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昧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0. 下列关于线粒体在进化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基因不发生重组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B.mtDNA通过卵细胞向后代传递,可以反映人类母系血统的历史
C.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内共生的细菌,但线粒体中的基因含量比自由生活的亲缘物种少很多,反映了亲缘物种的生活环境比线粒体的生活环境更加稳定
D.有些单细胞真核生物缺乏线粒体,但在它们的细胞核基因组中存在源自线粒体的基因,说明它们的祖先曾经含有线粒体,但后来丢失了
2023-06-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1. 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A.种植→F1→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022-09-02更新 | 18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2. 养蚕业中,雄蚕的吐丝量比雌蚕高且蚕丝质量好,但大规模鉴别雌雄是非常困难的。研究人员发现、家蚕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蚕卵呈黑色、不含基因B的蚕卵呈白色。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下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雄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射线处理后,乙、丙产生的变异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雄蚕杂交,子代中约一半为突变体丁
C.丁的B/b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其配子中约有1/4含有B基因
D.丁与bbZZ的雄蚕杂交,后代选出白色的卵即符合生产要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3. 植物紫茉莉的花暮开朝合,被誉为“天然时钟”。其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产生的雌配子有A、a两种,比例为A∶a=1∶1
B.F2中出现3种花色,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红花和白花为纯合子,粉红色花是杂合子
D.F2中白花与粉红花杂交,F3会出现2种花色,比例为1∶1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4. 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2021-06-08更新 | 19905次组卷 | 108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5. 下列有关真菌DNA复制和基因编码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半保留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子链是从3′→5′方向延伸的
B.复制与转录过程中均发生蛋白质与DNA的结合、释放
C.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3个tRNA的结合位点
D.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互补配对是肽链终止延长的信号
2023-06-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6. 研究人员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四种新碱基:P(嘌呤)、Z(嘧啶)、B(嘌呤)、S(嘧啶),其中P和Z配对,B和S配对。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上述碱基与天然碱基成功构建了一种合成DNA分子,该DNA与天然DNA拥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结构。下列关于该合成DNA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P—Z碱基对、B—S碱基对与天然碱基对具有相近的形态和直径
B.该合成DNA分子也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C.该合成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 ( A+G+P+Z)/( T+C+B+S) =1
D.四种新碱基的加入后,同样长度的DNA能储存的遗传信息量大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