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辽宁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07-27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图所示是四种不同的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2023-02-06更新 | 330次组卷 | 139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2. 下列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且都含有RNA分子
2016-07-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要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D.从图中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细准焦螺旋
2022-03-17更新 | 212次组卷 | 123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4.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干旱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会合成和分泌较多的抗利尿激素
C.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NADH可将五碳化合物还原成三碳化合物
D.需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
2016-07-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5. 下图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Mg、P、Fe、I
B.细胞中的核酸不都是遗传物质
C.血红蛋白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合成,并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内环境中
D.人在幼年体内缺④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体内缺④神经兴奋性降低
2016-07-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编码某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一定相同                 ⑥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功能基础
A.3项B.4项C.5项D.6项
2016-07-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7.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
2016-11-26更新 | 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胰岛素在临床上的需求量非常大。如图是该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下列有关这种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1可以判断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49个肽键
B.据图1分析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共减少了888
C.图2所示对应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D.据图2分析,该蛋白质中至少应含有4个—COOH、3个—NH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9.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基(C5H9NO4)。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数和控制该毒性肽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碱基数分别为
A.4、30B.3、20C.4、60D.3、60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C.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时需用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变为紫色,稀释倍数不同,紫色的深浅也不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11.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元素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的含量明显不同,这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
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同一人体细胞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差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
D.经测定,细胞中某化合物含硫,则一定是蛋白质
2016-07-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2. 关于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上升有关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C.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D.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2018-12-04更新 | 65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跃华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
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5. 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开水壶,会迅速缩回。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B.突触后膜上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在脊髓的控制下即可完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6.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由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2023-10-08更新 | 128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届山东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四)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人体对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
B.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记忆B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
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导致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
2020-10-29更新 | 992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2010级第一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C.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2022-08-17更新 | 24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习(一)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