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217837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做到:第一,尊重客观规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第二,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第三,完善空间治理。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哲学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先规划后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等互促互进。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什么要坚持规划先行。
2022-07-04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的。
2020-11-04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高二(1)班学生学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后,纷纷上网搜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分类施策,但“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我们要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材料三   国产电影如何真正实现突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竭力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助力“星辰大海”之梦的实现;也有人认为,我国要学习借鉴西方影视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少走弯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目前,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这也证明,国产电影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影视产业工作者是可大有作为的。

材料四   2023年2月13日,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强支撑下,教、学、管、评、考开始进入精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 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三北精神”精神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3.我国在建设一道道“绿色长城”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4.说说我国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唯物论依据。
5.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谈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6.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如何念好调查研究的“真”字诀?
7.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8.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对关于国产电影如何突破的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评析。
9.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坚持“自然无为”,也有人认为生态保护修复应做到“积极有为”。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10.有人说,科幻作品只要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的改造,就能讲好中国故事。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11.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 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2.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以“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3.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探究如何通过弘扬“三北精神”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14.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探究如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9-25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