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2315181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说:“顺之则疴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之”,就是阴阳,就是节气,就是时间,就是变化。这主要启示我们(     
A.规律具有客观性,养生必须尊重规律
B.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是物质的,人们不能改造自然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避免疾病的产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9年8月3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滚烫的“橄榄球”状系外行星,它是一颗“热木星”。研究人员认为,这颗行星主要由氢元素构成,较轻的氢和氦如河流一样向外流出,镁和铁等较重的金属元素也随之而去,它能帮助天文学家更全面地了解行星大气的化学元素构成、研究大气流失的动态过程等。这说明
A.世界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这颗行星的运动没有规律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2020-05-10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一直在行动。中国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中国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彭博社报道称,过去10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方法的一种总体框架。这一理念源自中国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材料表明(     
A.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是由“生态文明”理念决定的
B.自然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C.中国思想能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D.保护生物多样性旨在塑造我国山河秀美的大国形象
2023-01-10更新 | 2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野生动物,它们也在守护人类!研究者发现,人类砍伐森林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得森林中的顶级捕食者如狼、狐狸、鸮等数量下降,导致莱姆病菌的重要宿主——白足鼠数量增长,进而增加了莱姆病通过蜱虫传播到人的可能性。这表明(     
①人类不能改变生态环境
②生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
④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