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3572880
明代画家周臣创作的《桃花源图》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题材,不仅传递了原文的精神内涵,而且表现了中国山水人物画高超的造型艺术能力。疏密相生、虚实相映,体现了图外有图、画外有画的意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桃花源记》是没有社会生活基础的主观臆想
②美术作品是表达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最佳载体
③《桃花源图》和《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④疏密相生和虚实相映的创作方法,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句诗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首诗的创作( )
①是诗人大脑对自然真实面貌的原原本本再现
②是诗人主观思维同客观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
③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主观依据和条件
④反映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8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域气候条件存在差异,“二十四节气”在各地也有不同表述。无关于春分的农谚,华北地区是“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华南地区则是“春分在前,斗米斗钱”。这体现了(        )
①不同地区的农业总结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③对“春分”的不同描述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④对“春分”的不同描述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7-06-12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明确的目的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2023-02-14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