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运动的含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4940075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下列小题。

1.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2.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知识点】 运动的含义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016-11-26更新 | 2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恩格斯在谈到物质的运动时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对上述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②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和思维
③运动就表现为物体的位置移动
④运动既表现为物体的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8-04-17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小题。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2.“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2018-04-27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