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5019175
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形成长效保护机制,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新模式,力求用“河长制”保障“河长治”。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水生态质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哲学角度看,推行“河长制”的做法
①体现了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②体现了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③说明我们只要创新就能取得成功     
④体现了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4更新 | 15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所以要尊重自然规律 
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2019-10-18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
②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
③改造自然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出发点
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10-05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