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认识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66660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时两大经济体.双边经贸规模巨大,中国对美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2018年3月起,美国以贸易公平为借口,单方面对中国钢铝等产品加征进口关税并限期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国以同样的方式坚决回击美国。
随着中国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双方的贸易磋商也在进行。从美国代表团赴华磋商,再到中方代表团赴美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双方就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双向投资等达成共识}还将在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中美就贸易摩擦达成共识,是双赢的选择。
中美双方就贸易摩擦达成共识有其必然性。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材料一 从国家体量上看,G20成员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3,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经济方面的部分数据如表一:
项目GDP总量货物与服务进口额货物与服务出口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
实际(万亿美元)62.27417.76118.0191.39
全球占比84.8%76.67%75.16%68.34%

表二:G20部分国家经济数据

材料二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举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贸易投资增长下滑,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材料分析G20杭州峰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定为今年峰会主题的原因。
2017-03-14更新 | 18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系列活动于6月29日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亚投行前期筹备的核心任务已完成,亚投行已整装待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①2013年东南亚、南亚和大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约为4500亿美元,今后十年能够保持大约7%的年均增长率,到2025年这三个地区总计基础设施投资花费年均将超过一万亿美元。②2014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分别为168.47亿美元和85.42亿美元。
材料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将是继金砖国家银行之后,由我国主导成立的又一个国际经济组织。2015年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1)描述材料一中的图和表分别反映的主要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成立亚投行?
2016-11-26更新 | 2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自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把减贫作为重要方向,本着开放包容精神与共建国家共同努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强化农业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机制,在农业技术、农业物资等方面提供大量支持;加大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非洲的中国企业85%以上雇员实现了本地化;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07万亿美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

十年再出发,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帮助联合国实现2030年议程减贫目标,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共建“一带一路”对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3-12-29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