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4 题号:78990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打破改革的僵局;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排除“姓社姓资”的干扰,跳出“计划还是市场”的理论窠臼。当前,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聆听时代声音,进一步破除各种思想的藩篱和旧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创造中国新时代的新辉煌。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天下大同”等传统思想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二并从认识论角度,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请就“激发新时代创新活力”提出三条政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首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儿女追求中国梦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轨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等精神特质,在今天仍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016-11-26更新 | 1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17年清明节数千万人参与网络祭拜,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节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2018-10-15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正是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在2008年6月开始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了ECFA等18项协议和多项共识,最终形成了两岸长达8年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态势。
然而,2016年5月20日以来,台湾新执政当局却一再表示两岸交流不应预设前提,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持续8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和成果受到严重冲击,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一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立场不会改变。不管是哪个政党、团体或是个人对“九二共识”作出什么解释,都不能否认其历史事实,不能改变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二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不会改变。无论是搞激进式的“台独”,还是搞所谓渐进、柔性“台独”,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三是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不会改变。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相关知识,对台湾民进党当局提出的所谓“两岸交流不应预设前提”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都注定要失败的道理。
(3)面对种种“台独”言论的叫嚣和挑衅,我国始终保持高度战略定力,继续坚持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请就如何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2018-04-07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