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1-11-06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主要有
①中书门下的设置   ②行省制度的设置   ③内阁的设置   ④宰相权力的调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刘的设置经历了汉时期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道州县三级制,宋代州(府、军、监)和县两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2021-10-11更新 | 3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一定年龄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材料中“伟大的创举”指
A.延续古代中国式的管理模式B.使所有的雅典人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雅典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民主模式D.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这表明三级会议
A.具有最高立法权B.加强了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强化王权D.代表人民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
A.联邦制        独立与人权B.君主立宪制        分权与制衡
C.共和制        人权与法治D.总统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该材料反映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民主共和制D.法国民主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B.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C.它特别规定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D.它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是从政权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的,是立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凸显了该政策的
A.灵活性和创造性B.武装斗争的精神C.原则性和国际性D.社会主义革命性
2021-09-26更新 | 709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哪一重大成果?
A.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基层民主选举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意在强调
A.不断发展、完善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农经商,获得金钱
③走上战场,杀敌立功   ④努力耕织,购置田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新政上渝纷至沓来,急而乱,多而杂,前渝方下,后谕又催,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令人眼花缭乱。这可用于说明
A.光绪帝比较勤政爱民B.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C.光绪帝对政务不谙熟D.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
2021-09-29更新 | 4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1%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A.降低了基层官员的地位B.选拔人才注重基层经验
C.考试选拔程序严谨公正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1-10-16更新 | 513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利强化的趋势
2022-11-03更新 | 5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8世纪,欧美内阁制、政党制形成以后,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需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僚。由于政党更迭频繁,这就导致政府官僚频繁更换,政府腐败泛滥。这说明,欧美国家
A.资本主义民主遇到瓶颈B.实行多党制不合实际
C.急需进行官员制度改革D.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19世纪中后期,西方首先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了一个常务次官(地位相当于副大臣),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1830年,常务次官的职位在大部分部门相继设立。从此,官吏出现了“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分。“两官分途”
A.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B.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度
C.有利于政务工作的稳定性D.旨在根除政府腐败问题
2021-10-11更新 | 317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令人惊讶的是,废除这样一种关联无数人切身利益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风波,而是能够较平稳的实施。这说明
A.近代中国国民权利意识尚未觉醒B.教育形式内容革新渐成社会共识
C.新式学堂激增改变旧式价值观念D.清末新政有效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出台以后,干部选拔方式和手段亮点频出,各地纷纷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大大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可见,当代干部制度
A.强调法治建设B.注重创新发展C.立足经济建设D.强化民族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西晋时期、法律规定“竣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处理亲属相犯的刑事案件时,需要按照五服”之内的血缘关系,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定罪。这体现出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约法省禁,慎刑慎罚
C.引礼入律,礼法合流D.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2021-07-07更新 | 959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据此可知,清代司法实践(     
A.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撑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D.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皇帝之“画敕”亦等于无效。门下省复核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与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的历史也充满斗争;所不同的是,斗争的结果在英国不是一方压垮另一方,而是双方都在斗争中自我更新,最后融合成一种新文化。这个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

——摘编自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但其共和政制设计并非完全照搬西方国家,在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还有考选权与纠察权。“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分立五权,创立各国古今所未有的政治学说。”

——摘编自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种新机制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的核心内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卖官常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50年代,霍布斯等人的平等自由思想在英国备受关注,对选官理念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

——摘编自姬丽萍《民国时期公务员(文官)考锉制度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世界史
5
选修(旧)
6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20.8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3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40.65宰相制度的废除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5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60.65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王权的加强单题
70.65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单题
80.4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90.6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单题
100.65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11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单题
120.65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特点和意义单题
130.65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140.65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150.65察举制  察举制单题
160.65科举制单题
170.65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单题
180.65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单题
190.85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单题
200.65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单题
210.65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单题
220.65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单题
230.65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单题
240.65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25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中华民国的建立
270.65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