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全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1-18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在商代,耒耜是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劦(协)田”;到了西周时期则盛行的是“耦耕”,同时实行轮荒休耕制度,粮食的亩产量61.5斤上升到83.1斤左右,这表明当时
A.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B.旧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C.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D.生产工具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汉书·张汤传》记载:“是时上(汉武帝)方乡(向)文学,(张)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停)疑法。”这反映出
A.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儒家思想影响力上升
C.察举制度有效选拔了人才D.大一统的文化体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如图是山东省滕县出土的汉代耕耱画像石,中间有一男子扶犁耕地,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耕者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画像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子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同样,在相关的纺织画像砖石图像中,则很少见到男性形象。由此可知
A.男耕女织的农业分工已经固定B.农业生产中男女分工不同
C.女性不再承担繁重劳务程序D.男子的社会地位高于女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唐开元初年,中书舍人的职权由负责诏令起草,逐渐转移到以对于上行文书的押判为主。其原掌职权则多以他官权知(代理),并逐渐形成了“知制诰”的制度。这一变化
A.扩大中书舍人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的决策权
C.有利于官员相互制约D.为官员提升晋升机会
2021-1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宋明理学重视人的修养,主张将格物所得到的物理,诠解为道德性的天理,知识与道德同一、善与美合一。这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世俗的、美学的道路。据此可知,宋明理学
A.具有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价值B.倡导民众抒发个人内在感情
C.注重提升个人修养D.强调积累更多知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清代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在苏州的一家“南货铺”,设有“南北货”“海货”“腌腊”“酱货”“蜜饯”与“蜡烛”六个部门,分司收购发卖。四柱记账,进出项目及收支数字,每日结算人账。由此可推知,当时
A.商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B.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D.商铺管理制度较为完善
2021-11-1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明人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李贽在戏曲《红拂记题词》也提出“孰谓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饮食宴乐之间,起义动慨多矣。今之乐犹古之乐,幸无差别视之其可”。这表明(     
A.戏曲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戏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戏曲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世俗文化借助戏曲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世纪70年代以后,因出口的需要,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得以扩展;国际市场对花生的需求,则促使90年代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清末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传统农业仍有抵制能力
C.外商逐渐占据中国市场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旅顺大屠杀事件没有清朝政府和媒体强有力的声音,反而是《点石斋画报》《上海新闻画报》等将清朝战争失利事件当胜利,遭到国际媒体嘲讽。这反映了(     
A.日本的舆论宣传决定了战争进程B.清朝政府战争立场不坚定
C.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D.清朝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2021-11-10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朱自清回忆道:“新文学运动开始的时候,胡适之先生宣布‘古文’是‘死文学’,给它撞丧钟,发讣闻。所谓‘古文’,包括正宗的古文学。他是教人不必再做古文,却显然没有教人不必阅读和欣赏古文学。”据此可知,朱自清认为胡适
A.主张科学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B.倡导的文学革命存在偏激倾向
C.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不够彻底D.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下图是1937年中国一些主要商品的自给率,这反映了该时期我国民族工业.
制品名称自给率(%)制品名称自给率(%)制品名称自给率(%)
火柴101.5棉纺织品79.0钢铁5
植物油237.8水泥83.3机械23.5
纺织品200.0电气49.6石油汽油0.2

A.提高了工业化水平B.得到了较快发展
C.结构渐趋走向合理D.仍处于初级阶段
2021-11-1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12. 1944年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剿共指南》中指出,“由于皇军历次剿共作战的结果,将中共军政领导机关驱赶到很远的山间僻壤,使其独立抗战活动显著下降。但纵观占领区内的全盘治安形势,难以说治安提高了,相反,却出现了恶化而又复杂化的趋势”,由此可推知
A.中共的抗日处境日益恶化B.敌后战场拥有了一定群众基础
C.国民党此时正在积极抗日D.日军在中国战场即将彻底败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科研基础极为薄弱。只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直接组织科技规划、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并直接管理科研机构,其人力、经费、物资等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这说明
A.新中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B.计划经济体制延伸至科学技术领域
C.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落后影响了科技发展
D.科研“举国体制”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2021-11-17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包括各民主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各族各界人士一起在人民政协的平台上光荣地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由材料可知,当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人民政协职能已发生变化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D.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初步形成
2021-11-1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