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一 期中 2021-11-18 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出
A.黄帝是三族共同的祖先B.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C.宗法分封制度逐步确立D.早期政治带有神权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郑国的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让老百姓知道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一做法
A.导致礼乐制度的瓦解B.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C.推动了成文法的普及D.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2021-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秦惠文王在位时,不少墨家学派人士来到秦国,荀子也曾造访秦国。在秦国主持朝政者如商鞅、李斯均为法家代表人物,墨家、兵家、纵横家在秦国的活动也十分频繁。这反映了
A.秦国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中心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秦国文化开放与包容的特点D.儒法思想对秦国的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2020-11-21更新 | 16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据《史记·吴王刘濞列传》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这一现象
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B.加剧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达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云冈石窟中雕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窟龛,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扮。同样的“秀骨清像”,也出现在北魏迁都洛阳后雕凿的龙门石窟中。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A.完成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改变了汉族的衣着服饰
C.推动了佛教传播D.促进了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隋文帝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
A.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B.形成政治认同巩固统治
C.革新汉族传统政治制度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宋人尹源指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作者认为藩镇
A.延续了唐朝的统治B.形成五代十国局面
C.导致了唐朝的灭亡D.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唐朝,茶从无人问津摇身一变成为潮流风向标。“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消费茶增多,引起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这表明唐朝
A.市民阶层追求清新雅致的生活B.社会习俗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C.瓷器制造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D.百姓开始认识到瓷器的实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科举制在朝鲜影响之大,仿佛中国,至视为“我国公道,唯在科举”。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之久,仅次于朝鲜。由此可知,科举制
A.在朝鲜推行时间最长B.推动了中华文明传播
C.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D.打破了士族垄断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唐高宗时期出现新的秘书班子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这是皇帝建立的、更可靠的秘书机构。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
C.北门学士掌握行政权D.君权和相权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繁荣发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B.唐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C.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图方法
D.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提出“以形写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中央机构改革旨在
A.加强权力制衡B.加强君主专制C.明确机构职责D.完善决策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南迁,以及大批技术工匠和农民南迁,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南宋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重心南移影响经济重心南移B.南宋时期开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地理环境决定经济重心南移D.北方战乱导致南北经济交流中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