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重庆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3-05 1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此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
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2022-09-22更新 | 86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除了将一些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对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其社会身份也随之获得提升。周武王的这一做法
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否定了传统选官制度
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在对广东揭阳白塔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其随葬品有陶器瓮、罐、壶、纺轮及铁削、镊、砺石及残铜器,且器物有较多汉式风格。据此可推断
A.汉代揭阳县的农耕经济已较为发达B.两汉王朝对广东揭阳实施了有效管理
C.陶瓮和铁削体现了庄园经济的发展D.墓主人可能为南迁汉人或汉化的土著
2020-07-02更新 | 828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表为不同时期治国思想的史料,根据这些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史料记载出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民有不循斯教.五刑以加焉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出礼入刑。《顾钧集》第5卷

A.伦理纲常为立法的基本原则B.统治者特别重视教化的作用
C.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D.统治者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明代嘉靖年间的《河间府志》记载,乡镇一级的集市每月有二、三个集日,州县每月大概有五、六个集日,府城则每日一集。这反映出当时
A.市场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B.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C.农工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已被打破
2020-11-12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下列各项的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加强了抗日政权的建设
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共采取了三三制原则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政权建设上采取设置行政区的办法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B.②C.③D.④
2022-04-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规定: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A.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鼓舞民众支持解放战争
C.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型
D.促进了中国政府民主程度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中国外交
A.坚持主权至上原则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重视开展国际合作D.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
2022-03-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0-11-11更新 | 348次组卷 | 26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会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会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席就座。这说明
A.城邦重视教化功用B.公民享有特殊权利
C.民主政治的优越性D.福利制度开始出现
2020-06-28更新 | 712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同为上帝所设立。教会的职责在于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不能强迫信仰宗教。据此可推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发展B.动摇了民众的信仰
C.实现了德意志政治统一D.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2022-03-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任首相,用封官许原、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个“国王之友”派,并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B.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
C.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D.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
2021-06-03更新 | 199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近代英国选拔、任用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提倡非专家化。考试录用制度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而不重视特殊的或者专门的技术经验和能力。这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忽视专业技术专长B.关注教育的层次高低
C.渊博的知识备受推崇D.比较重视通才文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特里芬难题”:美元应大量发行以满足国际结算和储备需要,同时美元应减少发行以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而美元在“信心”和“实力”之间不可兼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完全崩溃
B.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D.要求美元终结世界货币职能
2019-02-20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马铃薯传入英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种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据说英国海军上将沃尔特赖亲自种植的马铃薯成熟后曾邀请友人一起品尝用马铃薯制作的菜品,令他尴尬的是,面对沃尔特赖精心准备的马铃薯菜肴,众人纷纷表示难以下咽……英国人认为马铃薯是对小麦面包营造的传统食物文明的破坏。直到1794年,英伦诸岛小麦欠收,面包价格暴涨,食品短缺引发社会骚乱,此时对于要不要吃马铃薯,英国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在当时颇具声望的衣学家阿瑟扬也宣称:马铃薯是“丰富之根”,可以保证英格兰人免受饥饿,阿瑟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论调,是因为他看到了爱尔兰人从马铃薯种植中得到的实惠。

——摘编自《马铃薯的世界传播之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铃薯在英国推广过程中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2022-03-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编户制度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1-09更新 | 7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贫困治理是中外治国理政的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古人对贫困的认定,一般要对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进行分类定级。在扶贫方式上,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官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另外,官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了一些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祖铨《中国扶贫史概述》

材料二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第一次全面以社会政策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院外技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1905年英国政府才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摘编自崔明远《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

材料三   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立场。新中国始终重视反贫困工作,并实现了从“帮扶物质”到“扶志扶智”、从“漫灌”到“滴灌”、从“零散”到“体制”等多方面转变,近年更利用“互联网+”创新了工作。民族地区经历了从比学赶帮到对口支援、合作的过程。中西部地区也探索出了合理协调扶贫开发和保护环境的路径。这些巨大成就和显著经验,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谭清华《中国贫困治理七十年——扶贫政策创新视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实施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贫困问题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治理贫困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贫困治理工作的认识。
2022-03-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4,6,16
2
政治史(旧)
3
史学热点
4
文化交流与传播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经济史(旧)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中国近现代史
9
文化史(旧)
10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4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30.4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单题
40.65元朝的民族关系单题
5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60.4明清的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70.4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8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单题
9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单题
100.65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10.65古希腊城邦单题
120.65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单题
130.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单题
14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15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80.65中国梦·探索之路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70.4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