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2-04-07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造成两者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
A.都主张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顺应自然和任人唯贤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与安定D.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A.推行法家思想B.实行“无为而治”
C.加强中央集权D.提倡“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汉初七十年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学与阴阳、墨、名、法同属被统治观念。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鉴于汉初经济残破的现实B.借鉴宋代崇儒亡国的教训
C.顺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D.抨击武帝尊儒的文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021-10-11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下列与此主张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主张以道治国,墨家主张以爱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他们的共同点是
A.重建政治秩序B.尊重自然规律C.重视德治教化D.主张尚贤节用
2021-10-05更新 | 632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王维有诗云:“蹴鞠(指足球)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这说明唐代
A.对外文化交流频繁B.统治者推崇力量美
C.社会生活充满活力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下面为古代的一首诗歌名篇中的句子:“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埃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下列对之所做出的评述最合理的是
A.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
B.句式较为灵活,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C.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语言率真自然,风格瑰玮绚灿
D.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宋元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重大成就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 ②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富含理性探索精神
C.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
D.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宋代不管是公学还是私学,都有一个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可供学生自己阅读并展开讨论。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印刷技术的进步B.学校教育的发展
C.科举取士的完善D.儒学复兴的开展
2021-07-22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下关于《诗》的说法正确的
A.《雅》是其精粹B.收录了商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是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之一D.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奠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论及明清时期某著名小说,有学者指出: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不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具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从而使这部小说超越时空界限,获得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甚至不同民族读者的喜爱。据此判断,该学者评价的是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儒林外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其中,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人物画B.风俗画C.宫廷画D.文人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鸦片战争后,魏源指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的观点
A.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8. 1885年,康有为在其著作《实理公法全书》中强调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相通的,是可以用“几何公理”的形式来表现的。康有为这一言论
A.批判了中体西用理论B.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
C.宣扬了科学救国主张D.否定了封建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这旨在说明
A.清政府海权观念的淡薄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C.启迪国民意识的重要性D.清政府未发动民众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陈独秀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理想甚高,“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 未盛行也”。可见陈独秀认为要宣传社会主义,必须
A.有先进的政党领导B.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
C.建立国家垄断组织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2. 20世纪初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仅仅为了“探究学理"和“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探寻社会发展规律成为“担负革命”的“科学理论”。这反映了
A.国人爱国觉悟的迅速提升B.时代呼唤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C.先进知识分子的快速成长D.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