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山东 高三 期末 2015-03-20 4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C.宰相权力的加强
D.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繁琐的辩论延长了决策的时间
B.法庭审判员经抽签产生
C.公民仅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D.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7.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婚姻制度颁布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8. 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如果我们有意去保卫欧洲、防范社会主义,……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这一事件是
A.“北约”成立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A.皇权专制B.等级观念
C.自然经济D.社会习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走向衰退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外来势力入侵中国
D.专制制度的阻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2. 图中阴影部分展示了一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若为该图加一名称,最恰当的是
A.“走向会合的世界”
B.“海上马车夫”的足迹
C.“日不落帝国”
D.“主导世界的山姆大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
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4. 梁启超在《论女学》中认为中国“女子不学,危害甚大”,是“天下积弱之本”。这表明
A.政府重视发展女学教育B.男尊女卑思想不复存在
C.女子教育关乎国家兴亡D.兴办女学成为教育主流
2015-03-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苏俄(联)历史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里省略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D.新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凯恩斯给罗斯福的信:“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合理的实验”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福利国家
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8.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属于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5-03-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表明他主张
A.倡明理学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D.反对专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0. 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
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
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1. 某思想家时说“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位思想家应是
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2. 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自由联想,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符合这一风格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2015-03-2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下图漫画中人物的装扮讽刺了
A.顽固派的“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移花接木”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当时为继续走“好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5. 198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i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C.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2017-12-08更新 | 87次组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材料一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材料二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系统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材料三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密尔顿的主张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对于我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的。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1)分析出现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2)据材料二,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1979—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图

(3)据材料三,指出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三   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指出“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当时陈独秀断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为实现“伦理的觉悟”,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教育存在的弊端。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3,4,5,6,8,26
2
世界史
3
经济史(旧)
4
中国古代史
5
中国近现代史
6
文化史(旧)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单题
20.85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30.8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40.85光荣革命及其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单题
50.94太平天国的评价单题
60.65二月革命及其爆发前俄国的现状单题
70.64单题
80.6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单题
90.65小农经济单题
100.65宋元的商业 单题
110.6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20.64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单题
130.65短暂的春天  国民经济恢复  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140.64单题
150.85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单题
16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70.94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80.6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单题
190.85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单题
200.94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单题
210.94宗教改革单题
220.94文学的主要成就单题
230.65“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240.9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50.85现代信息技术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85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70.64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0.8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新文化运动
290.6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