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江苏 高一 阶段练习 2011-06-27 554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0-09-13更新 | 5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020-09-26更新 | 955次组卷 | 18卷引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观念的影响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D.底层民众的呼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5. 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B.《申报》刊登上演国产电影的广告
C.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D.林小姐边喝咖啡边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1881年12月的《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从此段史料中不可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近代中国最早在上海出现了有线电报
B.近代中国最早的有线电报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C.中国最初自己架设电线时需要外国人资金上的帮助
D.中国最初自己架设电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支持
2011-06-27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
2021-10-23更新 | 8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业
B.轮船运输业
C.航空运输业
D.电报、电讯事业
2019-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江苏南京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2019-01-30更新 | 143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A.法西斯势力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D.运用更多的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011-06-27更新 | 4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生产相对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这不禁让人想起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08年01月31日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②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所能享有的最低收入、经济安全以及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财富分配不均
②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③二战后,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④20世纪末,美英法等国开始减少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018-03-20更新 | 27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016-11-27更新 | 43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安徽合肥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C.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缴纳国家的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
D.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2017-08-14更新 | 14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2.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2011-06-27更新 | 7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作用是(     
①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标准和基础
③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④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4. 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A.签署于1947年B.是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国际性多边协定
C.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D.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2011-06-27更新 | 4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法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经济一体化
B.政治一体化
C.国家一体化
D.军事一体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6.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目的是(     
A.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B.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D.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2011-06-27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7. 自从2000 1 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已发现疯牛病和口蹄疫。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和口蹄疫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全球经济化(       )
A.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2011-06-27更新 | 5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8.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竞争中的失衡
       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等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1-06-27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9. KFC是世界著名的快厅连锁企业肯德基的标志。目前,中国已有5000余家肯德基加盟店,这说明经济全球化:①已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②被全世界人民普遍接受 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5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0.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B.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C.其决策采取“大国一致”的方式作出D.彻底消除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2011-06-27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31.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011-06-27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32. 大危机的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011-06-27更新 | 8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33. 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6-11-18更新 | 9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34.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2000年正式加入WTO。
2011-06-27更新 | 8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判断题 | 较易(0.85)
35. 两极格局的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2011-06-27更新 | 10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6.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指出其变化及并分析其成因。
(2)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
(3)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冯骥才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中写道:“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 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上述趋势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4)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5)材料一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这一潮流我们如何积极应对?

四、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38.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背景和实质分别是什么?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革有哪些?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3)为修正本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3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判断题
5
材料分析题
2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经济史(旧)
3
世界史
4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题
2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3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40.65报刊业单题
50.94广播、影视业单题
60.85单题
70.85广播、影视业单题
80.85邮政和通讯单题
90.65经济危机的影响单题
100.85单题
110.85经济危机的发生单题
120.85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单题
130.65罗斯福新政单题
14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50.8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单题
160.65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170.9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福利国家的出现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180.8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190.65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单题
200.65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210.65经济体制改革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20.85单题
230.8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单题
240.85关贸总协定单题
250.85欧盟的建立单题
260.85单题
270.85单题
280.85单题
290.8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300.85世界贸易组织单题
二、判断题
310.85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320.85
330.85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340.85世界贸易组织
350.85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三、材料分析题
360.6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370.65全球航路的开辟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四、简答题
380.85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