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吉林 高二 开学考试 2021-08-25 2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古代各文明的小国寡民状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世界古代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做过突出贡献的是
A.埃及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印第安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共同点有(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他发现新大陆,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美洲大陆的存在。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17、18世纪,人们由举起人文主义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展开D.人文精神自身的魅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对于近代法、德两国政治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两国元首都由世袭产生B.德国内阁宰相对议会负责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德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更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能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率先展开
②美国制宪会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④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在英国曼彻斯特,1782年只有两家装备“骡机”的工厂;到1800年,英国已有600家工厂使用“骡机”。“骡机”属于
A.纺纱机
B.电动机
C.蒸汽机
D.轧棉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述言论反映马克思的观点是(     
①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②认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③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④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1-07-01更新 | 54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的“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2022-06-19更新 | 1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德国历史上,在整个20世纪,没有任何一个日子像11月9日这一天一样,能如此引发德国人对历史、政治和社会的讨论,如此直击德国人的内心深处。因此,11月9日被称为德国的命运之日。 以下事件中,发生于1918年11月9日的是
A.德国基尔港水兵拒绝同英国交战,发动兵变
B.柏林工人起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C.德国签署投降协定,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D.协约国军队突破德军修建的“兴登堡防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C.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D.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传染病。”这主要是因为
A.当地忽视疫病治理B.罪恶的“三角贸易”
C.人口和物种的交换D.西欧国家殖民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传统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民族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的觉醒”意指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C.亚洲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D.亚洲各国选择了暴力斗争的道路
2021-05-14更新 | 62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美苏的这些举措
A.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B.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D.解除了世界性的核威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下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

上表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B.工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C.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新模式D.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贪得无厌B.亚非拉地区的贫困C.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021-07-08更新 | 107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十八世纪初,为避免行会条规及相对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对生产造成局限这些障碍,鲁昂城的棉织商人德拉,采取了将原料送至附近农村纺织加工的策略。至1782年,鲁昂地区成为法国最大的外放制盛行区域。这表明
A.工业发展具有多种经营形式
B.工业发展推动法国农业转型
C.法国得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D.外放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过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皆为非法。”上述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B.《王位继承法》C.议会改革法案D.《十二铜表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就将美洲当成了财富掠夺地,白银首当其冲。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出产了13.3万吨白银其中75%即10万吨被运往了欧洲。欧洲又将掠自美洲白银的40%左右运往了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这表明当时
A.中印两国主导了世界白银流动B.欧洲商品在美洲畅销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居于主导D.世界市场在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5. 家住市区的李明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保洁公司品牌)洗发水洗头后,然后用佳洁士(美国)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莱雅(法国)洗面奶,穿上阿迪达斯(德国)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汉堡,喝了杯雀巢(瑞士)咖啡,带上索尼(日本)mp5和诺基亚(芬兰)手机,刚出家门遇见邻居王叔叔开着新买的奔驰(德国)汽车……。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A.经济一体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经济联系开始紧密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6. 面对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1918年9月2日,苏维埃全俄中央执委会宣布:……国内所有的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的需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此,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苏联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8.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为顺差,-为逆差)
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的贸易+2.0+10.7-5.8-17.8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B.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凡尔赛和约》的签订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大西洋宪章》的发布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020-08-01更新 | 279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多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当15~16世纪西、葡两围绕过好望角进行殖民侵略和瓜分时,英国将注意力集中在北路,企图从北方打开东方殖民贸易的大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是新航路的开辟国B.西葡两国共同对抗中国
C.东方已被西、葡两国瓜分D.英国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31.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党内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共党内对新经济政策产生分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3)据材料三,归纳苏联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行带来的消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你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出的基本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二   西方经济学家侯兰得·汉德认为,苏联在五、六十年代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体制,到七十年代已黯然失色,八十年代将面临失败。苏联当局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即维持现行政策勉强摆脱困境的方案;回到中央集权的“保守”方案;非中央集权化的“自由主义”方案。

——摘编自陈陶《西方经济学家论苏联经济改革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2)材料二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的体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种方案”在战后苏联的具体实践。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战后欧美与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政治史(旧)、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2
经济史(旧)
3
文化史(旧)
4
政治史(旧)
5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人类文明的产生单题
20.8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30.94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单题
40.94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50.65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单题
60.6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单题
70.4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题
80.85“蒸汽时代”的到来单题
90.65早期殖民扩张单题
100.65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单题
110.65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20.85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30.85甘地单题
14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50.6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单题
160.65美苏争霸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单题
170.85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180.65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单题
190.65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200.65空想社会主义单题
21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20.85《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230.65早期殖民扩张单题
240.65《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单题
25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260.8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270.6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280.4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290.6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300.65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8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苏联的工业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模式
320.85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